国际形势的变动、海外市场的波动、春节期间消费力的体现,往往会集中且直观地反映在节后开市第一周的市场行情里。而种种迹象表明,兔年A股“开门红”是大概率事件。
春节期间,多数海外股指录得上涨。以美国三大股指为例,纳斯达克指数上涨4.32%;标准普尔500指数涨2.47%;道琼斯指数上涨1.81%。此外,美国经济软着陆的预期提升,助推了海外市场风险偏好回升,从情绪面给予了A股行情延续的动力。国内以旅游和观影为代表的消费数据亮眼,接近甚至超过疫情前同期水平,也给予市场以更强烈的复苏信心。
“疫情过后的春节,国内迎来强劲的消费复苏,同时配合美股的六连阳以及港股的’红盘高开‘,本质已经为A股埋下了利好的伏笔,可以说A股开门红或已是定局。” 华鑫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严凯文表示。
海外主要市场齐涨
春节假期,海外主要市场指数几乎普涨。欧洲STOXX600指数上涨0.67%,德国DAX指数上涨0.77%,法国CAC40指数上涨1.45%,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0.07%;日本日经225指数上涨3.12%,新加坡STI指数上涨3.05%。
与全球主要股市相比,港股的表现更为亮眼。A股休市期间,港股于1月26日、1月27日正常交易。两个交易日中,恒生指数跳空上行,累计上涨2.92%,创2022年7月以来新高,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累计上涨逾8000点;恒生科技指数更是上涨5.35%,领跑全球主要宽基指数。港股各行业指数出现普涨,其中资讯科技业、地产建筑业、医疗保健业的涨幅较大,分别为4.60%、3.10%、2.15%,明显大于必选消费1.24%的涨幅。
中概股涨势同样可圈可点,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4.79%,截至发稿报8255.63点,较2023年初上涨23.15%,较2022年10月低点4113.84点上涨超过100%。
中信证券认为,港股的科技、医药和地产明显跑赢疫后消费复苏概念,反映出当前的全球投资者针对中国市场的态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交易疫情政策放开,而是全面交易中国经济和市场恢复常态,不断寻找更有向上弹性的机会。
基本面也来“加持”
海外金融市场表现亮眼的同时,春节期间的消费数据,也为A股开门红增加了确定性。
灯塔研究院1月28日发布的2023年春节档电影市场数据洞察报告显示,2023年春节档电影票房为67.58亿元,同比增长11.89%;观影人次为1.29亿,同比增长13.16%,创下历史第二高的票房成绩。
再看旅游和住宿服务业,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春节假期,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倍。旅游饭店、经济型连锁酒店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6.4%、30.6%。
同时,春节假期,粮油食品等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1.5%,其中,果品蔬菜、肉禽蛋奶同比分别增长39%、28.6%。酒水饮料等商品需求旺盛,酒、饮料及茶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7%。
“站在2023年年初这个节点,虽然少数影响A股的负面因素还在延续,但大多数正在淡去。”严凯文称,从长周期角度而言,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阶段,叠加美债收益率以及美元的走弱,人民币汇率相对强势表现,尤其在美国2023年经济衰退预期下,越发得到市场认可之后,外资已经成为A股的主要增量资金。
严凯文进一步表示,此类特征的总量趋势大概率将贯穿2023年上半年,节前蓝筹股行情的启动其实已经为A股2023年的趋势性上涨奠定基础。“在当下继续大力扩大内需战略配合下,疫情作为至关重要的变量,也并未见到节中出现二次反扑,反而消费数据表现亮眼,因此节后消费类蓝筹对于资金的吸引度有望再上一台阶。”
事实上,春节期间,全球资金“押注”的重要事件之一,就是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及经济的软着陆预期。
具体来看,1月26日美股盘前,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2022年第四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年化环比上升2.9%,较上一季度的3.2%放慢了0.3个百分点,但高于市场此前预期的2.6%,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3.2%,增速为2020年来最低。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1月27日表示,她对美国近期的通胀和就业数据感到鼓舞,虽然出现了更多关于裁员的讨论,但劳动力市场仍然相当紧俏。她认为,如果经济免于意外冲击,那么美联储能否实现“软着陆”将取决于劳动力市场。
国金证券分析师黄岑栋分析认为,长假期间,美国公布的2022年四季度GDP数据好于预期,同时12月PCE继续回落,市场认为美国经济或将软着陆。叠加春节期间国内消费、出行等数据良好,或将进一步加强市场对经济复苏的信心,A股市场有望实现“开门红”。
这些行业已被外资提前“扫货”
2023年,以美国为首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衰退预期,与中国经济复苏预期形成强烈对比,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等多家国际投资机构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速预测。
联合国1月25日发布《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测,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从2022年的约3%降至1.9%。随着中国政府优化防疫政策、采取利好经济措施,中国经济增长将加速,预计达到4.8%。
从市场数据来看,2022年底,A股各大指数出现的大幅反弹,海外资金大幅流入A股市场展开布局,成为阶段性增量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春节前,北上资金在元旦节前流速放缓的情况下连续三周加速流入。2023年短短14个交易日内,北上资金已累计净买入1125亿元,相比于去年全年900亿元的累计净买额还多出25%。其中,1月16日,北上资金合计净买入158.43亿元,创下近期新高。
从行业角度看,北上资金主要加仓大消费和大金融板块,其中区间涨幅前五的行业为食品饮料、消费者服务、家电、非银行金融和银行。
2022年11月17日至2023年1月16日,北上资金整体主要净流入食品饮料(334.87亿元)、非银行金融(176.07亿元)、银行(155.77亿元)、电力设备及新能源(124.54亿元)和医药(115.54亿元)等行业,净流出的行业为基础化工(62.10亿元)、煤炭(22.30亿元)、交通运输(21.10亿元)、电力及公用事业(4.51 亿元)和石油石化(1.44 亿元)。
再看春节前一周,陆股通北上资金净流入485.16亿元,较前一周回升45.19 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245.62亿元,深股通净买入239.54亿元。春节前一周净流入行业前五名是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电子、非银行金融、食品饮料、有色金属,净流出行业前五名是房地产、综合、农林牧渔、综合金融、煤炭。
春节后,外资会怎么买,对此天风证券算了一笔账,认为北上资金流入可细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资金加速入场阶段,另一个阶段为缓慢入场阶段。从净买入行业看,历史上在加速买入阶段对银行、非银、医药的买入较为一致,此外食饮、电新也是重点布局行业;缓慢买入阶段计算机、医药在历史上均有大量净买入。
从买入到上涨的一致性看,在加速买入阶段,外资净买入前十的行业在4个历史时期(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3月26日,2019年8月27日至2020年2月28日,2020年4月15日至2020年7月29日,2020年11月3日至2021年7月23日),分别有5个、6个、6个和5个行业为当时涨幅前十的行业,净买入和上涨的一致性相对较强。而缓慢进场阶段,净买入前十的行业,区间涨幅为前十的分别只有3个、4个、1个和5个行业。综合来看,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围绕线性回归波动,历史上净卖出落在回归线下后,多数时期出现超额回补,累计净买入超额回补至回归线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