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县花卉基地内,工人们在忙碌中。 吕巧琴 摄
中新网宁德7月21日电 (吕巧琴 林榕生)七月,走进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浦源镇上洋村的福建馨蕙兰园艺有限公司温室大棚内,工人们正在对文心兰进行日常养护,一排排绿油油的花苗长势良好,一派生机盎然。
今年4月,福建馨蕙兰园艺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余朝晖被周宁生态优势所吸引,将基地扩展至周宁,发展花卉产业。“目前,我们已建成30亩的大棚,育有40余万株的文心兰。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产文心兰200万株,产值约6000万元,还可为周边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助力乡村振兴。”余朝晖说。
宁德市委市政府2022年第二季度工作检查,察看花卉展示区。 吕巧琴 摄
周宁县平均海拔800米,即便是盛夏,日均气温也只有24℃,而且昼夜温差大,十分适宜发展高山冷凉花卉产业。
近年来,周宁县围绕打造亿元年产值花卉产业目标,着力抓规划、优环境、促招商,短短几年间,高山冷凉花卉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并成长为周宁县支柱产业之一,种植面积2700多亩,年产值达3亿元。
周宁县花卉基地内种植的大花蕙兰。 吕巧琴 摄
不止于花卉产业,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以及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周宁全面推动林下经济、高山云雾茶、高山高优蔬菜、高山晚熟水果等产业发展,并探索推进产业互动。截至目前,该县茶产业综合产值达10.2亿元、高山蔬菜产值1.93亿元、水果产值1.19亿元。
借助好环境释放的生态红利,周宁全域旅游也越发红火。“网红”景区苏家山依托茶园上空的各类娱乐项目,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礼门乡陈峭村瑰丽的日出、云海、星空和磅礴的峭石、岩洞、峡谷,让以民宿、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快速崛起……2021年,周宁全县接待游客量412万人次、比增102%,旅游综合收入26.5亿元、比增69.8%。
周宁农特产品展示。 吕巧琴 摄
“周宁好山好水好风光,有花有诗有远方,是一个到过就忘不了的旅游目的地。”周宁县委书记袁华军表示,立足新阶段,将深入践行绿色生态理念,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响“鲤乡福境·云端周宁”品牌,让文旅产业成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撑。
走进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过眼之处绿满山峦,古朴典雅的长廊水榭沿溪而建,宁静和谐的土木房屋依山傍水,与七彩房屋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油画。
后洋村黄振芳家庭林场一景。 吕巧琴 摄
后洋村是革命老区村,30多年前还是一片荒山。1983年,后洋村村民黄振芳贷款8万元,带领全家创办家庭林场,开垦荒山50亩。3年时间,黄振芳和家人造林1207亩,并在速生林中套种马铃薯、魔芋、茶等经济作物,解决造林资金短缺难题,成为当时宁德地区唯一的全省造林大户。
在黄振芳的示范带动下,后洋村掀起了造林热,林地面积很快扩增到7307亩,开启后洋村民绿色发展的生态之路。
得益于丰富的林业资源,后洋村深耕黄振芳家庭林场,探索“林养、林种、林游”融合新模式,牧业、花卉、林下中草药种植等绿色产业纷纷涌入。2021年,后洋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
俯瞰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 吕巧琴 摄
后洋村“逐绿而兴”的实践,是近年来周宁深入践行“三库(即‘森林是水库、钱库和粮库’)+碳库”生态文明理念,做大做强特色现代农业、全域旅游等生态产业,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子的生动写照。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周宁县利用林地9万多亩发展林下经济,培育“黄振芳”式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300多家,总产值超过3亿元,带动近万人就业增收,让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覆盖城乡、惠及全民。2021年,周宁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30元,增长12.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