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竹寿镇:党建引领“五个突出”助力产业振兴
“林下经济”技术培训
玉米地套种四季豆取得大丰收
“村里产业发展起来了,钱袋子也鼓起来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大家看到乡村发展的前景和希望,都愿意留下来扎根农村,守住土地、用好土地、开发土地,汇聚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红旗村村民何大洋这样说道,这一切都得益于村党(总)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好。
突出一个“领”字,强化组织保障。近年来,竹寿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针对传统产业单一,特色产业主导地位不突出等问题,因势利导,提出了“党建引领、走好乡村振兴路”的发展格局,按照“一块土地、一个产业”发展思路,推行“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合作社”融合发展模式,以“一名县级领导包抓联系、一名乡镇班子定点推进、一名驻村队员蹲点指导、一名村委干部驻点落实”的“四个一”落实机制为抓手,不断促进区域资源整合、产业优势聚合、要素配置优化,通过抓制度、建班子、强队伍、增活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突出一个“学”字,夯实发展基础。竹寿镇党委政府坚持每季度至少召开2次党委联席会议,镇党委书记与12个村(社区)书记及时研究、部署、协商共建共享问题,严格落实“每周一调度、每月一督导”的推进措施,今年6月以来,先后组织到生产一线调研督导26次,帮助解决困难问题43个,形成惠民利民政策措施39条,完善党建推动产业多元发展方案机制10余个。镇党委不断以压实党建工作责任为总抓手,通过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每周一“碰头会”、村干部值班值守、党员带头引领示范等制度,加强村“两委”的日常管理。同时结合支部书记上党课、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活动,在村干部当中开展股份合作、农村经营管理、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等知识以及农村适用技术、技能的培训,持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吸引力,为兴产业、促振兴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突出一个“抓”字,凝聚发展力量。抓住老干部、老党员、能人乡贤,发挥模范作用,建立乡贤、青年人才回归的反哺机制,主动作为、多管齐下,抓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建立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人才库,加强对农民合作社骨干的培训,鼓励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实用人才等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用好驻村共享专家工作站、点,吸纳45名“田专家”“土秀才”在田间地头组织开展技术培训300人次,及时邀请州内县外专家前来指导,开展学术交流探讨26次,今年以来全镇新增家庭农场6个,专业合作社2个。
突出一个“谋”字,指明前进方向。竹寿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引领、组织、示范作用,按照“党建强村、产业富村” “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做到将抓实党建项目与发展壮大产业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动。始终瞄准今年全镇11860亩蚕桑、1600亩烤烟主导产业,紧盯“牛、羊、薯、药、菜、果、现代种业”七大特色产业,不断优化种植结构,科学套种拓展增收路子,形成龙头项目带动产业集群作用。积极探索“林下经济+绿色防火”双向发展新模式,利用辖区内丰富林地资源引进花魔芋进行种植,一方面将枯枝落叶收集处理用做肥料变废为宝,另一方面降低了火灾隐患的发生,构筑起一道“绿色防火墙”。2022年,在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林下种植花魔芋800余亩,产量达5000余吨,产生经济效益180万元,为200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桑园套种四季豆350亩,玉米地套种四季豆280亩,产量达3000余吨,带动2000户农户平均增收2800多元。
突出一个“带”字,推动增收致富。强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强带弱、抱团发展,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一对一、一对多”帮扶等多种形式,努力做好技术指导、产销对接等工作,促进村民就业增收,充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目前形成蔬菜种植大户5户,养殖大户12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81户,农村经济总收入比上年度增加1867元,人均年收入增长1356元。“春华秋实结硕果,风劲扬帆正当时。”在这里,一批发挥先锋模范和示范带动作用的典型事迹正在不断涌现,竹寿镇多元经济发展走上了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的高效发展之路。
(宁南县竹寿镇 唐月明 182280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