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 正文

成都新都区:创新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 全方位保障城市安全

http://www.resouzg.com/ 2022-11-14 10:25:43  来源:成都新都区 责任编辑:

小编导读:

据了解,成都市新都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坚持以防为主与防抗救相结合、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更加注重灾前预防、综合减灾和减轻灾害风险,创新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城市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的法治化、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基本实现,为全方位提升城市防灾减灾救灾能级水平提供了坚实保障。

建立健全统筹协调体制

建立健全治理体制。新都区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和规定,完善防灾减灾救灾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区政府成立成都市新都区防灾减灾委员会,制定了防灾减灾委员会议事规则,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制定了《成都市新都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制度》,逐级明确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构建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防灾减灾救灾治理体制。

统筹综合减灾。新都区将防灾减灾救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着眼提高城市减灾治理效能和风险防控水平,探索构建基层综合减灾服务标准体系,全面实施社区(村)综合减灾标准化工程。截至目前,新都区共建成省级安全社区9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0个。还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开展综合减灾能力评价——2021年依托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摸清新都辖区内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完成468处承灾体、1752项政府和家庭减灾能力、713项历史灾害数据调查,通过国家普查系统汇交相关数据和成果63016条,为新都区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并以需求为导向,不断扩展生态环境范围——全区累计建成公园绿地966.5公顷,香城绿道270公里,新改建“上班的路、回家的路”幸福社区绿道140条,小游园、微绿地40个,建成毗河绿道·泥巴沱森林公园、毗河绿道·悦动活力公园、大丰中央公园、时代轨交乐活园(悦滩公园)4个高能级城市公园,创建市、区两级园林式居住小区50个,绿地率全市第一,人均避难场所面积2.3平方米,略高于全市人均面积。

健全属地管理体制

落实应急救灾主体责任。新都区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完善各类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明确区、镇(街道)两级应对自然灾害的事权划分,各镇(街道)、区级各部门根据《成都市新都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健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制度。新都区、镇(街道)两级政府按照灾害应对事权划分,强化对重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统一协调的组织体系、科学系统的规划体系、全面细致的政策体系、务实高效的实施体系、完备严密的监管体系。2020年新都区先后遭受“8.11”“8.16”暴雨洪涝灾害,全区16户房屋倒损受灾户通过“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审批管理系统”进行申报,补助资金全部足额到达受灾群众手中,2021年上半年全部完成倒损房屋重建工作。

完善军地协调联动制度。新都区建立驻区军警部队参与抢险救灾的工作制度,细化驻区军警部队参与抢险救灾的工作任务,明确需求对接、兵力使用的程序方法,完善指挥部职能,确保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调动抢险救援队伍,形成军地联合、层次清晰、运转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完善了以解放军、武警部队为突击力量,消防等专业救援队伍为骨干力量,地方、基层和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为辅助力量的灾害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完善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机制

健全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机制。新都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有序参与防灾减灾教育宣传、避险自救技能培训、应急预案演练、应急救援等服务工作,构建多方参与的社会化防灾减灾救灾格局。目前有区级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14支,镇(街道)、村(社区)分别组建了不少于25人和15人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构建了多方参与的社会化防灾减灾救灾格局。

建立和完善市场参与机制。坚持市场运作、自愿参保、保障民生的工作原则,建立政府领导、财政牵头、灾种管理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完善财政补贴、保费合理分担的要求,统筹考虑现实需要和长远规划,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强化保险等市场机制在风险防范、损失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善应对灾害的金融支持体系,逐步形成多层次风险分散机制,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

全面提升综合减灾能力

加强灾害预警建设。2022年搭建新都区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依托“智慧香城”城运平台,聚焦风险预警监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应急资源快速调配、危险化学品全链条监管、城乡火灾防控等难点问题,实现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风险“能监测、会预警、快处置”。构建了公共安全、生产安全、城市生命线、自然灾害、应急响应五大板块子系统,运用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灾害链耦合分析等技术手段,提升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和监管水平,增强事故应急响应能力,防范化解城市各类风险隐患。

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新都区完成了9个镇(街道)、184个村(社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做到了覆盖全面、专兼结合、精干高效、相对稳定的灾害信息员队伍,逐步实现自然灾害治理动态信息的共建共享。

完善激励机制。根据省应急管理厅、民政厅、财政厅《关于加强全省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率先在全市范围内给每名灾害信息员每月50元通讯补助,极大增强灾害信息员的积极性。

提升救灾物资和装备统筹保障能力。以区防灾减灾办名义印发了《成都市新都区救灾物资储备“十四五”规划》,加强救灾物资储备,提高应对处置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以“政府储备为主、社会储备为辅”的原则,采取分级定点集中储备与代储、协议储备等方式,以满足防灾减灾救灾需求为前提,建立了区物资储备库,各镇(街道)、村(社区)建立物资代储点,并制定了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基本形成了适应需求、重点突出、响应快速、管理规范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提升各园区(中心)应急仓储设施保障能力。健全交通运输机构协调机制,完善道路抢险预案,切实做好自然灾害救助物资运输保障工作;完善通信、能源等方面的应急保障预案,健全应急通信网络;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和应急商品供应重点联系企业长效机制制度,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工作。

建立区域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新都区建立跨区域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制度,加强与毗邻城市和区域间的交流,建立区域合作,完善与各区域在灾情信息、应急保障、救灾物资、救援力量和灾后重建等方面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协同能力提升。依托驻区高校、科研院所防灾减灾机构,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国际交流与合作,宣传新都科学减灾治理体系,为融入成都大都市经济圈、融入大港区一体化、融入成德同城化建设和城市开放新格局贡献减灾力量,不断提升新都减灾文化影响力。

在改革中探索形成了创新做法和亮点经验

据介绍,新都区在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中,注重创新工作模式、构建长效机制、增强改革实效,探索形成了基于实际的新都特色。

一是打造防灾减灾体验中心。打造新都区即刻反应应急安全体验基地,先后获评“四川省全域研学实验基地”“四川省省级科普基地”“成都市十佳科学美空间”等荣誉称号。在大丰街道赵家社区打造社区安全体验中心,设置九大科普区域,开设30余项科普教育体验科目,先后获评“市民安全教育体验中心”“最成都·市民课堂三星级教学点”。在桂林小学打造生命安全体验科技馆,增强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意识,提升避险自救能力。

二是构建应急联动百米救援圈。统筹协调各类涉灾资源要素,做到“快速响应、科学救灾、安全救援”。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分别组建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制定应急队伍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目前,全区区级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14支,镇(街道)、村(社区)分别组建了不少于25人和15人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三是建立三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坚持“政府储备为主、社会储备为辅”,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应急物资储备库、“东中西”救灾应急物资集散中心,制定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基本形成了适应需求、重点突出、响应快速、管理规范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四是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四川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其中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数量名列全市第一。



上一篇绿化员工雨天给大树浇水引热议!专家科普:避免酸雨危害草花       下一篇:教育帮扶基金走进四川雅安市展开调研考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