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高东春接受采风行媒体团采访 (陈赞亮 摄)
中国报道讯(陈伟赞 报道)深圳市人社部门落地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决策部署,打造出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技能人才队伍,为该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该市技能人才总量400.79万人,约占就业人口的三分之一。技能人才整体梯队成长基础较好,各层级技能人才呈金字塔形分布,高技能人才约147.03万人,其中高级工约96.03万人,技师及以上约51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提升至36.69%,高出全省2.6个百分点、全国5个百分点。高技能人才成为深圳市制造业当家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媒体采风行在鹏城技师学院合影 (陈若欣 摄)
近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高技能人才高地建设先行示范”为主题,邀请中央、省、市主流媒体记者深入基层,一探深圳高技能人才建设先行示范的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深圳技师学院信通学院参观 (陈赞亮 摄)
紧盯需求创新产教融合,助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高技能人才建设,在“先行示范”加持下,做为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深圳技师学院正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途。
深圳技师学院召开座谈会 (陈伟赞摄)
学院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合作办学企业343家,与华为、比亚迪、大族激光等全球领军企业共建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等10个特色产业学院,其中华为现代产业学院是全国技工教育领域首创。与西门子、客尼职教集团共建中德智造学院,学院自2016年成立以来,累计培养培训智能制造产业高技能人才1.5万人。为深圳集成电路行业“量身定制”技能人才,2022年向中芯国际生产线输送首批16名高技能人才。同时,引进世界500强企业认证,通信网络专业学生95%考取华为工程师级HCIA证书,15%考取专家级HCIE证书,毕业生实习期月薪达1万元,入职后年薪达20万元,实现高质量就业。
深圳技师学院中德智造学院学生在上实操课 (陈赞亮 摄)
与此同时,学院瞄准深圳职业教育高端发展争创世界一流目标,着力推动粤港澳三地和全球职教合作。深圳技师学院与香港珠宝学院共建欧阳秋眉宝石研究所,建设国内职业院校珠宝专业首家CNAS实验室。
深圳鹏城技师学院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分享成长故事 (陈伟赞 摄)
走进深圳鹏城技师学院新能源汽车教学区域,主动对行业“头部企业”的美好场景也在媒体采风团眼前迅速展开。目前,该学院主动对接的“头部企业”包括华为、腾讯、比亚迪等已达161家。其中,与腾讯合作设立的人工智能产业学院获批广东省首批“战略性产业新技能学院”。
全国首家以工匠命名的产业园吸引着媒体采风团的眼珠。坪山工匠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园将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技能人才的精神家园。
一个个紧盯需求创新产教融合,助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情景,无不令人赞叹。截止目前,深圳市共有11所技工院校,其中公办2所,民办9所,共计开设85个专业,主要涉及智能制造、创意设计、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生物医药、汽车技术服务共6个专业群,现有在校全日制培养学生约4.5万人,高级工和预备技师班学生比例约41.5%,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全市技工院校与1261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与亚马逊等64家世界500强企业共建特色学院。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深圳特点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新模式,已遍地开花结果。
深圳市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创业学员接受采访 (陈若欣 摄)
优化“1+11+N”布局,真金白银培育高技能人才沃土
深圳市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媒体采风团,该中心围绕深圳市“20+8”战略性产业集群,组织开展新职业、新工种、新技术示范性培训,截至2023年2月底开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芯片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ICT)、虚拟现实技术、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等“三新”项目360个班,共培养高新技能人才12685人。
深圳人社部门重视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启动技能人才电子档案建设工作,对重点就业群体持续实施技能帮扶。2020年以来,累计449万人次享受到政府补贴性培训,发放各类培训补贴资金约45.53亿元。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实施制造业当家技能人才支撑工程,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和“四新经济”领域,开展重点项目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等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2020年以来,共2.8万名学徒通过校企合作“双元育人模式”开展培训,超1.2万名高技能人才参加工业机器人、鸿蒙应用技术、芯片应用技术、BIM模型技术公益培训。优化“1+11+N”培训载体布局。优化市级公共实训基地布局和功能定位,依托既有实训资源建设区级公共实训中心,支持比亚迪、大族激光等企业和行业组织,设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培训培养载体,构建以市区公共实训中心为引领、以企业为主体、以院校和培训机构为基础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实施体系。据统计,全市累计建成市级培训载体442家,获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家,省级产业就业培训基地2家。
比亚迪试车员、深圳百优工匠江稳在坪山工匠园接受采访 (陈伟赞 摄)
核发等级证书约20万余本 畅通技能人才成才通道
为推动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深圳不断深挖技能人才蓄水池,打造技能人才高地。深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以多元化市场化改革为方向,畅通技能人才成才通道。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市场化改革。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领军品牌——欣旺达。作为广东省第一批企业自主评价单位和深圳市第一批产教融合试点培育企业,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已形成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优质快育的生态链,实践出了依岗定标、依标造课、依课塑师、依岗建场的高技能人才前置培养模式。
深圳百优工匠、比亚迪金徽工匠陈刚在坪山工匠园接受采访 (陈伟赞 摄)
目前,全市共备案181家企业、行业协会、院校自主开展评价,2020年以来核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约20万余本,其中,高级工及以上技能证书5万余本,技师及以上技能证书3000余本,评价总量和发证量居全省前列。推动技能人才评价高质量发展。在全国率先实现华为、腾讯企业认证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一试双证”;支持腾讯按照“四个自主”创新评价计算机程序员;推动顺丰、京东等物流领军企业自主评价快递员。引入德国莱茵先进制造、香港家政养老社会服务等高水平职业资格证书的评价标准,探索国际证书本地化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国际认可。支持华为、商汤等头部企业成功申报“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等新职业。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率先开展特级技师评聘工作,指导中广核等单位开展试点,打破技能人才成长天花板。选择优必选等企业作为试点,探索职称评审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融合评定。探索建立境外证书“白名单”制度。直接采认评价标准领先、行业认可度高的境外职业技能证书,在前海从业的港澳等境外人员持有“白名单”内证书的,探索直接核发相应等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欣旺达党委书记、总裁助理尹庆玲向媒体采风团介绍企业成熟技能人才培养情况 (陈伟赞 摄)
随着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深圳选手在3D数字游戏艺术、云计算项目获得2枚金牌,实现了深圳在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零”的突破,在平面设计技术项目获得1枚优胜奖,以及承办工业设计全国一类赛和广东省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的契机,深圳将加大对高技能人才高地建设的投入。每年评选10名技艺精湛、贡献突出的“鹏城工匠”,每人奖励50万元。每两年遴选100名优秀技能青年,资助每人20万元用于赴国内外研修深造,培养一批具备国际视野的青年技能领军人才。
2020年以来,深圳市已有1人荣获“中华技能大奖”,57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25人荣获“广东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培育工作迈入新阶段。
国际化、高端化、智慧化主旋律已然在深圳高技能人才高地建设先行示范中唱响。深圳还将继续推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建设更加优质的高技能人才高地,先行示范,助力深圳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