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万亿国家惠企补贴已发布。仅今年5月至6月以来,北京、上海、浙江、四川、福建、江苏等全国多地密集出台政策,力挺民营经济发展,着力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减负增效,培育发展新动能。
6月5日,由天九老板云发起的“硬核政策补贴,为企业护航”主题活动重磅上线。6月中,“政策补贴宝”将为企业家精准呈现2023年上海、厦门、南京、湖北、青岛5省市惠企补贴政策。
此外,根据“政策补贴宝”企业家用户数据,结合当前火爆的新兴产业和前沿动态,本次活动还将呈现企业家普遍高度关注的6类政策补贴资讯,全面助力企业发展。
高温补贴怎么发?各地标准不一样
近段时间,南北方接连迎来高温天气,“高温补贴”受到关注。根据2012年出台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不过,由于气候、经济条件不同,各地对高温补贴的发放标准及发放时间亦有所差异。据统计,各省份发放高温津贴的时长在3个月至7个月不等,以海南发放持续时间最长,从4月开始发放,到10月份止,共7个月。福建、广东、广西次之,共发放5个月。
按月发放的省份中,广东、江苏、浙江、上海、江西、山东等地高温津贴均为300元/月,山西为每人240元/月,另有部分省份在100-200元之间,如北京对于室外露天作业者给予180元补贴,对于室内工作者给予120元补贴。
按日发放的包括重庆、海南、云南、四川、湖北、安徽、河南、陕西、新疆等地,津贴标准在10-25元不等。其中,陕西标准较高,为每人每天25元,其余省份基本都在每人每天10-20元的区间。如安徽,每日每工作日不低于15元,海南、云南规定为每人每天10元,重庆则按气温范围,标准在5元、10元、15元不等。上海、江苏、山东、广东等省份对高温作业的劳动者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的高温津贴,补贴额度较高。
按小时发放的仅有河北一省,标准为室外工作者每小时1.5元,室内工作者每小时1元,发放时间6月至9月。天津则是根据职工上年日平均工资的12%确定,实行动态调整。
足不出户 轻松知晓补贴政策
统计显示,我国各级政府每年发布的政策数量多达5000多项,从国家部委到省、市、区县,政策主要发布主体包括科技、发改、招商、文化旅游、人社等多个部门。
在不同的地区,政策补贴的种类和标准各不相同。无论在哪里,政府都在尝试通过各种措施来帮助企业和个人缓解经济负担,促进经济发展。但是海量政策补贴信息犹如信息迷宫,让企业难以获取精准信息,同时,不同部门政策信息发布分散,申报周期较短,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极易错过申报时机。这些痛点和难点都让很多企业与政府扶持擦肩而过。
基于此,天九 共享网络科技集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全国政策数据,并基于精准算法开发了智能政策匹配系统——“政策补贴宝”。作为企业查询政策、匹配政策、申报政策的得力帮手。
政策补贴宝是一站式政策信息服务平台,可以通过海量政策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算法平台为企业提供补贴政策精准匹配。解决企业政策补贴“发现难、查询难、申报难”的痛点,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推动企业加速发展。
自2020年9月产品上线以来,政策补贴宝已发布政策数量超10万余条,覆盖全国31个省548个市2800多个区县及2000多个经开区、高新区,到2023年初,注册用户突破100万人,助2000余家客户成功申报省市级补贴政策,涉及领域包括科技、农业、文化、教育、商业零售、人工智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