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第十届中西医结合血管病学大会在西安隆重召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在大会作主题为《通心络防治AMI心肌无复流/再灌注损伤-研究与临床突破》的报告,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杨跃进教授在会上作学术报告
冠脉大血管开通≠心肌组织再灌注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约100万人,每3名心梗患者中就有1人死亡。目前临床首选“再灌注治疗”方案,即通过支架植入或溶栓药物,使完全闭塞的大血管重新开通,从而使缺血组织获得再灌注。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放完支架大血管开通了,心肌组织却没有灌注,相当于黄河有水了,但是支流没有开通,所以中原依然干枯,这叫无复流,简单说就是微血管堵了,血液依然运送不过来。这部分患者占比30%~37%,同时还有部分患者虽然恢复了心肌灌注,但心肌损伤反而加重,即发生了“再灌注损伤”,影响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
通心络双重双向保护微血管内皮和心肌细胞,减少心肌无复流,改善再灌注损伤
杨跃进教授指出,微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损伤是心肌无复流产生的核心机制,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是防治心肌无复流的关键策略。他在大会讲述了自己研究通心络的二十年探索历程,系列研究结果表明,通心络能够促进心肌再灌注,降低心肌无复流的发生率36.6%,缩小无复流和梗死的面积,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且安全性可控。
再灌注治疗后有部分患者心肌损伤会加重,造成再灌注损伤,杨跃进教授强调通心络能够直接保护心肌细胞,同时“通知”内皮细胞“有敌情赶紧保护自己”,内皮细胞保护自己的同时又强化保护心肌细胞,即通心络可双重双向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减轻再灌注损伤。
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和循证研究数据,杨跃进教授总结出在临床上出现ST段抬高、溶栓和介入术后晚期以及无复流的急性心梗患者都可应用通心络胶囊防治心肌无复流及心肌出血,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降低心源性死亡和严重并发症,预防患者的心脏破裂。
通心络加入“心三联”,助力治疗机械并发症
杨跃进教授强调,再灌注治疗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中机械并发症(包括心脏破裂、乳头肌断裂等)占比高达28.1%,是重要的致死因素,然而临床针对这部分的治疗临床尚是空白。
为解决这一国际难题,杨跃进教授综合常规方案及通心络胶囊在改善微循环方面的独特优势创新性提出了“通心络胶囊+负荷他汀+尼可地尔”的“心三联”方案,通心络与负荷他汀组合可以增强降脂效应,与尼可地尔组合可以增强扩张血管的效果,结果显示三种药物协同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并降低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发生风险,通心络的加入为临床再灌注机械并发症的治疗贡献了新力量。
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杨跃进教授围绕通心络开展的系列基础与临床研究开启了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