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播报 > 正文

宜兴市陈曼生紫砂艺术馆馆长陈光德

http://www.resouzg.com/ 2023-03-24 19:13:13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

小编导读:江苏宜兴,素来以紫砂艺术闻名中外。“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紫砂美器配香茗,好似春风拂面,不仅让人心旷神怡,而且彰显了主人的品味,对健康养生也是大有裨益。

霁月光风传匠韵, 惊鸿紫砂诉德馨

——访宜兴市陈曼生紫砂艺术馆馆长陈光德

江苏宜兴,素来以紫砂艺术闻名中外。“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紫砂美器配香茗,好似春风拂面,不仅让人心旷神怡,而且彰显了主人的品味,对健康养生也是大有裨益。说起紫砂艺术的发展历程,就不得不提及清代才子陈曼生,他能书善画,为“西泠八家”之一,经典的“曼生十八式”留下“壶随字贵,字依壶传”的名言,开创了文人壶的黄金时代,使紫砂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层次有了新的升华。

陈光德,中华紫砂文化优秀传承人、紫砂技艺传统手工艺大师、非遗紫砂技艺高级传承师、国家人才网专业人才库成员、宜兴市陈曼生紫砂艺术馆馆长、ICAD国际商业陶艺美术设计师、宜兴市紫砂收藏鉴赏专委会理事、宜兴市碧城紫砂艺术研究所所长、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陶艺专委会会员。穿越历史的烟云,经过岁月的洗礼,按族谱陈曼生与陈光德同出一族,仿佛宿命般的呢喃,如今,宜兴市陈曼生紫砂艺术馆馆长陈光德传承了祖先陈曼生的文人壶艺,以传统艺术为基础,后又进入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深造,以现代美学为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创作基础,以特有的紫砂语言和表现手法将文化内涵和艺术创作融为一体,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采访中,陈光德出口成章,字字珠玑,谦和有度,言谈间温润如玉,蔚然成风,而走近陈光德,你会发现其人品亦如一把上等的紫砂壶,不惧火炼,肚中有“料”,心胸豁达,修的智慧如壶中茗茶,沉时坦然,浮起淡然,以简单豁达的态度笑看人间烟火,很多人不知道,其实他是位半路出道的侠客,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中华紫砂文化优秀传承人”,陈光德的人生可谓绚丽多姿,精彩纷呈,而他丰富又传奇的一生还要从头说起。

正文---

锐意进取担重任,治企有方做栋梁

宛丘之上,诗经有陈风,漫漫诗篇,略窥先秦时代,陈乃大姓,源于宛丘,望于固始,盛于颍川,南开闽漳,遍及全球。陈风乃《诗经》十五国风其一,说及陈氏渊源。史料记载,周武王灭商建周,分封诸侯,帝舜第三十四世孙胡公给妫满,因善于制陶,已臻精致,得赐封陈地,建都宛丘,繁衍生息,始有陈氏一脉,后世尊胡公妫满为陈姓得姓始祖,也留下了陈氏一脉善于制陶的家族历史传承。

泱泱大族陈氏,数千年休养生息,其族人子弟遍布神州,自胡公妫满始,素有陶艺基因遗传,从事陶艺事业者也不乏其人,千百年来陈氏后裔多有善陶名士史书留名,明代:陈信卿、陈仲美、陈和之、陈子畦、陈用卿、清代:陈汉文、陈鸣远、陈文伯、陈觐侯、陈荫千、陈殷尚、陈曼生、清末民初:陈光明、陈少亭等陈氏后人。

陈氏子弟光德,深受家族陶艺传统熏陶,深入钻研曼生壶艺数十载,对曼生壶艺造诣精深,颇有陈氏陶艺氏族遗风,其紫砂技艺在陈氏陶艺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所创作的文人紫砂壶系列深得其祖陈曼生风骨,并于2012年10月报请工商部门审核批准,创立了宜兴市陈曼生紫砂艺术馆,宜兴市陈曼生紫砂艺术馆,是国内专业收藏、保护、研究、开发、展示以曼生壶艺为主体的紫砂文化艺术馆,馆藏的实物图片和文字,再现了陈曼生的从艺经历,通过展示、交流将曼生艺术及学术研究引向深入,打造曼生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中心,建立全国大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师生实圳基地,让世人了解到更加真实的陈曼生,让曼生壶艺与紫砂艺术交相辉映,把更多的紫砂爱好者引向一个文人休闲与艺术享受的更高境界,以此开创前所未有的的陶式慢生活。旨在持陈氏始祖兴陶精神,传播曼生紫砂艺术精髓,传承艺术经典,追寻陈氏先祖陈曼生的紫砂艺术足迹,为展现中华民族決決国风,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而努力。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陈光德出生于1963年,和大多数的“六零后”一样,属于吃着山芋干,穿着红黄绿,在百废待兴的时代中长大的一代。国家义务、社会责任和踏实保守的思想深深地烙在了这代人的脑海中,这种青春期形成的主流价值观,赶上了经济变革的大时代,面对时代的不断变迁,陈光德激流勇进,用奋斗奏出了梦想的旋律。

1963年11月1日陈光德出生在盐城市射阳县合德镇,“蛟龙跃大海,雄鹰搏苍穹。”一身戎装保家卫国是陈光德的青春梦想。1980年10月陈光德高中毕业参军入伍,在海军东海舰队服兵役,刚强坚毅的性格,加上百分百的努力,很快,他便崭露头角,成为战友中的佼佼者,在同一年入伍的战友中第一批入了党,4年的兵役期满后,他即将退伍,考虑到他的过硬本领和工作能力以及新老战友的传帮带,部队首长找陈光德谈话,让他多留一年,虽然他是城镇定量户口,退伍后国家要安排工作,他也想尽快回到地方和亲人团聚,但他表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坚决服从,并尽心尽责做好各项工作。1986年3月,退伍后的陈光德被分配到国营射阳油脂化学厂,作为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上起了“三班制”,由于他被部队多留了一年,而和他同一年入伍的战友,回来后都被安排到非常好的单位,他心里也曾失落过,但是,不管工作、生活、环境怎么改变,陈光德在部队养成对党的忠诚、果断的执行力和自律性都不曾消失。陈光德常说,“部队是个大熔炉能够锻炼人,当兵的经历让我的性格更有韧性”带着这种韧性,陈光德在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开始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他给自己的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成为行家里手,到不是非要做出宏伟的事迹,而是多年的军旅生涯,加之他骨子里的刚强促使他一旦明确方向,就一定要积极进取,做到最好最强。1986年6月刚进入工厂才三个月的陈光德,就被选送参加盐城市首届油脂中级培训班学习,在经验资历高于自己多少倍的全市51名优秀管理者中,脱颖而出,各门功课成绩优异,被盐城市粮食局评为“优秀学员”,第一次感受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喜悦。1987年5月,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陈光德升任生产管理员一职,在工作中他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在自我提升方面也亦步亦趋,将工作之外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学习,1989年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南京师范大学录取,1992年6月顺利毕业,并被学校评为“优秀学员”。无论身处何地,是金子总会发光。坚韧刚毅,勤奋上进,谦逊温润,敢闯敢拼是所有人对陈光德的评价。由于陈光德出色的领导能力和令人信服的工作实绩,得到了厂领导的欣赏和工友们的认可,向上级主管部门推荐,后经组织考察破格提升,1990年8月,陈光德被调任至国营射阳洋马油脂加工厂担任要职,成为众人学习的榜样,临行前陈光德的一位好友(老山前线一等功臣),专门赠送一支钢笔,并在钢笔上镌刻“天下谁人不识君”以作纪念,历经31年陈光德一直保存完好,用于激励自己,珍惜友情。在国营射阳洋马油脂加工厂先后担任生产厂长、厂长兼党支部书记,在此期间,企业管理井然有序,出色完成上级主管部门的各项工作任务,陈光德的能力再次得到肯定,并于1996年调任国家中型企业盐城丰明食品总厂,担任厂长兼党支部书记。27岁的陈光德凭着敢想敢干的勇气、敢破敢立的锐气、敢打敢拼的胆气,在12年的国企领导岗位上,身先士卒、运筹帷幄。他内抓管理外塑形象,科学规划、任务分解、层层落实、细化考核。

1993年经盐城市职称改革领导办公室审核批准为经济师(国家中级职称)。1994年,陈光德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在厂区范围内禁烟成功,成为在全县粮工企业中唯一实现无烟工厂的企业,确保了油脂加工过程中的生产安全。他管理的企业在射阳县计经委和主管部门组织的全县粮工企业11次企业管理现场考核中,夺得9次第一名,2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为了树立品牌,他联合射阳电视台成功的举办了射阳县“丰明杯”卡拉OK电视大奖赛,并且创办了丰明歌台电视栏目,在射阳县城最繁华地段都能够看到丰明食品的灯箱广告和清一色穿着印有丰明标识文化衫戴着太阳帽的销售人员,以及贴有丰明商标的冰箱、冰柜、太阳伞,他曾经多次组织实施由10多辆冷藏车,100多人的营销队伍,在盐城市所属各县、市区范围内开展“丰明牌”冷饮大促销活动,射阳电视台和新闻媒体记者全程跟踪报道,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丰明食品、食全食美、丰明冷饮、冷无可忍”的广告语家喻户晓,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在他的带领下不论是国营射阳洋马油脂加工厂还是盐城丰明食品总厂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由于工作努力成绩突出,1997年陈光德被盐城市人事局批准为国家干部,并多次被盐城市计经委、射阳县委、县政府、县总工会以及上级主管部门授予优秀企业管理者、先进企业管理者、企业管理先进工作者、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著名歌手刘欢的这首《从头再来》唱出了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中,下岗员工勇敢面对人生挑战,开拓创新,从头再来,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坚强精神。2002年正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有体制转型的阶段,随着国企体制改革的推进,盐城丰明食品总厂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已是老党员的陈光德几经思考,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调整心态重新择业。2002年8月陈光德成立了射阳县金利德米业有限公司,成为射阳县粮食加工行业中的骨干企业,所生产的“特等晚粳米”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放心米”称号,陈光德还经常代表射阳县人民政府和射阳县大米协会在全国各地“射阳大米”的推广宣传,被射阳县大米行业协会评为“优秀协会工作者”,企业被授予“优秀会员单位”等荣誉称号。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射阳大米”不仅是全国首家以全国地理标志名称命名的大米集体商标,还是“中国名牌产品”、“上海市优质畅销品牌”,在全国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论坛上估值41.3亿元,列全国百强第九,江苏首位。然而,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事业也会高低起伏,由于那几年粮食行情高涨,市场竞争激烈,原料抢购盛行,如果严格按照国家收储标准收购,原料很难组织,一旦错过原料收购季节,下年无法生产,陈光德也迫不得已参与了粮食收购大战,因此,收购质量难以保证,收来的粮食水分大、杂质高,来年春天气温回升,加之仓储设施不全,存储条件简陋,大量的粮食发热霉变,损失惨重,由于粮食加工属于本大利小的行业,粮食作为利润低的快销产品,稍不注意就会造成亏损,就这样,陈光德在这次国企转民企的探索中遭遇了“滑铁卢”,亏损高达500多万元,由此跌入了人生的谷底。

由沙子到珍珠的蜕变,需要一个不断努力的灵魂,还要甘于在成珍珠前的平凡,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等待、要付出别人不能付出的汗水和泪水,还要让灵魂不断的洗礼……只有如此,才能完成一粒沙的蜕变,以光华灼灼的光芒闪烁于人间。

2006年老同学葛军因事业更大发展,需要组建“陶人葛”团队,听说陈光德的情况后,邀请其来担任陶人葛公司总经理。正所谓“艺人相轻”,当陈光德风尘仆仆地赶到宜兴时,却发现公司的老师傅们并不真正服气自己这个“空降兵”,面对周围的质疑和不信任,陈光德顶着巨大的压力,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也对得起老同学的信任,开始积极学习紫砂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能力本来就强的陈光德不敢浪费每一秒钟的时间,深入的学习换来的是深沉的热爱,从不懂到懂,从外行到内行,简单的11个字,却是多少个日夜的锲而不舍与持之以恒,他干中学,学中干,在较短的时间内,已经能够熟练掌握紫砂产品的创意设计、制作制壶、装饰陶刻等全流程工作。并针对紫砂产品制作的特殊性和工艺的复杂性,他运用多年来的管理经验,制定从加工任务的下达、中途的跟踪管理、质量的检查处置、产品的包装验收,各工序的上下衔接,都制定了明晰的岗位职责和流程图,层层落实、道道把关,使得产品的质量和成品率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制作成本大大降低。2008年5月,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两个多月,公司接到《中华紫砂壶》项目大定单,该项目要求根据奥运会火炬传递到的全国113个城市的人文及地域特征,同时将国内著名的113位书法家的作品展示在紫砂壶上,还要将奥运五环色巧妙配对紫砂五色土,继而创作出壶型和泥色各不相同的113把壶。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陈光德勇于接受挑战,毅然接受这一艰巨而又光荣的创作任务,在他精心组织、统筹协调、明确分工、科学安排下,创作团队和各部门密切配合,相互协作,挂图作战,不分昼夜,加班加点紧张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经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加工任务,2008年8月8日《中华紫砂壶》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如期展出,受到了时任中国奥组委名誉主席何振梁先生及有关领导、中外嘉宾和首都市民的高度评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锻炼了自己,也为陶人葛公司的发展和壮大作出了贡献。在一次次的实践中用行动和结果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从团队成员之前的不认可,工作上的不配合,到最终心悦诚服接受管理,受到团队认可和支持的陈光德,再上层楼的决心不断被激发,心中也燃起了振兴陈氏紫砂事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决心。有志者,事竟成,向来都怀有凌云壮志的陈光德,尽管为“陶人葛”公司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却常常会心生“功业未建,髀肉复生”的感叹。极重承诺的他一直都忘不了之前欠下的巨额债务,在反复思考后,2008年9月已经是45岁的他决定下海重新创业,一再告诫自己,无论成功与否,都不负自己的志向和追求,人生不留遗憾。为此,他注册的商标“碧城”,就是用谐音“必成”来激励自己,只要努力,必定成功,同时也婉谢了老同学的多次挽留,葛军的父亲得知后,也感叹的对陈光德说,你的身上有三气“骨气、勇气、才气”,每每提起这段经历,陈光德都非常感慨的说,感谢老同学葛军对自己的信任和帮助,没有老同学的帮助,就没有现在的他。

栉风沐雨再次择业,砥砺前行成功转型

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是干好一切事业的前提和基础。凭借对知识的渴求和在紫砂艺术上极高的天赋,陈光德博采众长,探索创新,潜心学艺,刻苦历练,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和汗水。创业初期,面对没有资金没有市场,他举步维艰,极度困难,陈光德以前的一位老同事,知道他的困境后,相信他的为人和能力,借给他4万元助其创业,这让陈光德至今都十分感动。在选择重新创业这条路时,已有多年工作经验的陈光德明白,以前是一群人做事 ,现在是一个人创业,他知道在“陶都”紫砂从业人员将近10万,高手如云,况且,自己一个人在外,背井离乡,举目无亲,无依无靠,没有任何的人脉资源,深感压力巨大,不能走错一步,否则,生存都很困难,后面一场场的硬仗都在等着自己,必须迎难而上,勇敢面对。2008年年底全球金融风暴开始,各行各业遭受巨大冲击,以及后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曝光的有毒紫砂,发生的事件波及整个紫砂行业,给此时创业的陈光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加之2014年央视报道《紫砂乱象》中对陈光德本人的负面影响,经历了诸多挑战和考验,让陈光德更加坚定了奋斗下去的决心。为了把有限的创业资金用在刀刃上,陈光德省吃俭用,批发的方便面就成了主食,刚开始租了一间9平米的房子,吃、住和工作都在里面,后来条件稍有改善,他租了一个废弃多年的布满蛛网、垃圾遍地、水电不通、房顶漏水面积稍大的办公室,所有问题自己动手解决,白天出门进货跑业务,晚上回来一个人打扫卫生,把原来破败不堪的办公室变得明亮整洁。后来办公室买了一台空调,白天工作和接待客人,晚上打地铺就睡在办公室,没有交通工具,就买了一辆便宜的电瓶车,一次出远门回来的半路上,电瓶车出故障不能骑行,俗话说“六月天,娃娃脸”,时值盛夏,天气阴晴不定,一会骄阳如火,一会突下暴雨,陈光德整整推了一个半小时,回来时皮肤黝黑,全身湿透,恶心呕吐。一次他为了省下20元钱的搬运费,独自一人搬起货物上四楼,却不慎砸伤了脚,创业初期的几年里,每天所有的物品都是他亲力亲为楼上楼下来回的搬,后来,买了一个电动葫芦做了一个简易的吊机,这才减轻了繁重的劳动强度。有一年冬天,陈光德提着两套沉重的紫砂作品去上海跑市场,半路上因为走的时间过久加上突然下雨,寒风刺骨,引发痛风发作,顿时疼的不能走路,加之,已经跑遍了当时上海的七大茶叶市场以及诸多的茶城,但是效果都不理想,感觉到彷徨和无助,叫天天不灵,呼地地不应,面对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这个一向铁骨铮铮的硬汉子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不轻言放弃与后悔的他第一次难过到不能自己,大街上的陌生行人来去匆匆,根本没有人注意,他默默的激励和告戒自己,一定要坚持下来,已经走了很远的路了,吃了很多的苦,唯有坚持看到结果才配得上现在的艰辛付出。每当回忆这一幕,陈光德仍然哽咽伤感。那几年人们常在街头巷尾,乡间小道上见到骑着电瓶车的他,无论寒暑,不论风雨,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一个冬夜,陈光德去窑上拿茶壶,深夜光线很暗,加之乡间小路没有路灯,骑在电瓶车上的他重重的摔了一跤,疼痛难忍,动弹不得,过了将近半个小时才勉强爬起来,后来经过医院检查右臂受伤,治疗近三个月左右才痊愈,而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最令陈光德难忘的是,有一年夏天,天气非常炎热,住在顶楼的房间里没有空调,他也舍不得买电扇,酷暑难耐,难以入睡,他就把浴缸里放满水睡在里面,当时一位邻居老太太一辈子吃斋念佛,因为家中房屋改造,临时和儿子在外租房,看到陈光德这种情形,就让他打地铺睡在他儿子的空调房内。后来,陈光德事业有了起色后,第一件事就是还清了所有的外债,第二件事就是想报达邻居母子,却发现这对可敬的母子早已搬走,经过多方打听不知下落,这也成了陈光德心中永远的遗憾,正如陈曼生名言“笠荫蝎,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无说”所说的那样,生活中每个人对苦难的感悟各不相同,而陈光德却能够在苦难中铭记恩情,这种感恩的信念一直支撑着陈光德勇敢向前。

在创业的前几年,陈光德拒绝了一切非必要的社交活动,全年几乎不分白天黑夜,都泡在办公室里查资料、搞设计,为了节省时间,常常在困倦的时候用冷水把自己激醒,那时的他,常常工作到深夜三四点钟,遇到设计瓶颈的时候,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一下子有了灵感,就半夜起床继续琢磨。创业初期陈光德小心谨慎,如履薄冰,虽然为人低调,还是遭到同行的冷嘲热讽和排斥,有一次在一个饭桌上,一位同行想让陈光德出丑,当着众人面考问他极富难度的紫砂专业知识,还有一次一位德高望重的紫砂老艺人,对陈光德讲,你们外地人到我们宜兴来,把我们的饭碗都抢去了,搞的我们现在都没有饭吃了,陈光德讲,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不必挂在心上,只有自己心无杂念,好好努力,以实力说话,用能力证明一切。在此期间,他先后参加了丁蜀成校的全手工制壶培训、国际陶艺设计师培训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人文陶瓷艺术高级研修班的深造学习,并取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证的ICAD国际陶艺美术设计师资格证书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颁发的高级工艺美术师证书。有一种精神,穿越时空,烛照前路;有一种力量,生生不息,催人奋进。正所谓“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无论是创业之初,还是在业内已取得累累硕果,陈光德都以感恩孝悌之心供奉着老祖先陈曼生,这座被供奉的陈曼生紫砂雕塑栩栩如生,一袭布扣长跑,眉目亲善,那一身温润如莲的气质,似乎在笑看着世间变化,陈光德将这位祖先视为隔代知己,每每以心相交,倾诉着自己一路走来的坎坷与成就,陈曼生亦眉目含笑,这种榜样的力量给与陈光德无限的动力。

紫砂匠心耀华夏 如日方升续新篇

紫砂之美在于古朴拙雅之型,紫砂之妙在于幽美邈远之意,紫砂之精在于艺之精深之工。优质的紫砂壶要经过时间的酝酿打磨,才能显得弥足珍贵,优秀的人才亦要经过千锤百炼,方能真正独当一面,苦心人天不负,陈光德的作品之美,由内而外、细腻典雅、静谧如斯。捧起一盏紫砂壶,就如同捧起一抔7000多年的泥土,也捧起一抔中华民族起源的泉水,正因如此,陈光德丝毫不敢怠慢。在纷扰浮嚣的社会中,他以一种“不合时宜”的坚守,以技养身,以心养技,十年磨一剑,百回攻一关,在慢行中以对紫砂的热爱对抗寂寞,诠释对紫砂的虔诚与恭谦。方寸宜兴土,咫尺匠人心,一捧神奇的陶土,在陈光德的手上绽放光华。打泥条、裁泥片、围身筒、拍身筒、调脂泥……从泥料采选到制壶成型、再到入窑煅烧,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工序,都是陈光德心境与修养、情感与艺术的流露。

“有所执,有所为,有所成,乃人生之幸”。在完成2008年奥运紫砂题材项目后,陈光德又参与了多项重大题材的设计和创作任务,作品如人品。陈光德所创作的不少作品中,都寄托了其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热爱之情:如《天下第一福》紫砂套具荣获2008环球小姐(中国上海)大赛“环姐助阵名师传艺弘扬中华紫砂文化”海内外媒体路演评选活动最受欢迎紫砂陶艺作品金奖,并获得庆祝建国六十周年2009苏州工艺美术大展优秀奖,并被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永久收藏,《国宝生肖》紫砂壶,荣获2012中国大连第八届国际茶文化暨紫砂艺术品博览会优秀作品金奖,并被圆明园管理处永久收藏,《武圣关公壶》荣获第六届华礼奖中国礼品设计大赛国务政务类金奖,《玉兔送福》紫砂壶,被泰王国前政要收藏,《茶禅一味》荣获第三届中国中轻万花杯创新产品银奖,为纪念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设计的《丝路畅想》紫砂组壶,荣获第五届中国金艺奖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奖金奖。

《王者雄风》紫砂套具作品被选送参加“第二届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大型展览,2013年10月陈光德受邀担任《参考消息》发行两万期纪念紫砂壶项目紫砂艺术设计总监,和时任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先生合作的《中国梦》紫砂壶,荣获中华文化艺术香港精品展金奖,2018年9月,陈光德应邀参加“让艺术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上合使节文化交流活动”,现场为上合组织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俄罗斯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等18个国家使节展示紫砂制作技艺,引起了与会使节的浓厚兴趣并受到高度评价。2020年由其发明创作的负氧离子紫砂壶在第十一届国际武林斗茶大会品茶斗器竞赛中获得特等奖和特别金奖。

同年11月陈光德作为全球外交官中国文化上海之夜的特邀嘉宾作品参展,其作品雄健大气,匠心独具,受到了各国外交官的称赞,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创作的《红色华诞》作品,因主题鲜明,寓意深远,被宜兴党史陈列馆永久收藏。他的作品内涵丰富,个性鲜明,在全国专业评比中屡获大奖,并被多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在国内专业刊物上发表多篇紫砂论文,被多家报纸、杂志、电视台报道,深受海内外壶艺爱好者和收藏者的喜爱,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执着于心雕琢于行,精益求精重塑辉煌

如果说紫砂文化是一条浩浩汤汤的长河,从远古奔流而来,翻越崇山峻岭,穿过柳林繁花,容纳人生代代,沉淀沧海桑田;那么陈光德就是在日升月落,春秋更迭中传承先人智慧,创造了独特的壶艺风格,这本身就是一种以壶寄情、正向创新的体现。宜兴紫砂壶作为泡茶名器,它的优点除了其本身的文化底蕴外,还在于紫砂泥的得天独厚,因其独特性使得紫砂壶能够改善水质而成为最佳茶具之首,追本溯源,紫砂壶是以实用性为存在基础,是一种普遍现实的生活观念。为了让紫砂文化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陈光德选择在家乡射阳建立紫砂创新研发基地,进行人员培训和产品研发,该基地从泥料进厂、研发设计、产品制作、装饰装配、产品烧制、质量控制、检测包装、创意营销,各工序有效衔接,全流程的紫砂创新工艺。他结合当今最新磁生物效应技术,选用中国宜兴纯正紫砂原料作载体,利用纯正紫砂富含人体所必需的二十多种微量元素,以及紫砂的先天性优势,双气孔结构,透气性好,磁力线易穿透,磁效应强的特点,研发成功了多款“碧城”牌磁化紫砂产品,该系列产品除具备了传统紫砂茶具所有的优点外,还增加了养生保健功能,集文化、欣赏、收藏为一体,是紫砂制作工艺中一次质的飞跃,产品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和美国,展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紫砂的独特魅力。2017年元旦,碧城紫砂走进了射阳福利院举行迎新春·庆佳节献爱心捐赠活动,向射阳福利院的老人们捐赠了300套紫砂壶,价值达30余万元,并为入住福利院的老红军孙德民赠送定制的精品紫砂壶,射阳县民政局负责人对本次爱心捐赠活动高度认可并表示感谢。2018年2月陈光德应邀参加在北京举办的新春答谢会外交官专场会议上,为与会的150位外交官大使定制该产品,并现场介绍产品的研发过程,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

“碧城”牌系列产品先后被中国名牌产品市场保护委员会授予“中国科技创新重点保护品牌”,被无锡市体育局授予“第六届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无锡赛段贵宾接待指定用品”等荣誉称号。国家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等有关领导都曾前来实地调研考察。截止目前,陈光德已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外观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1项(国家已经初审通过),他还亲自起草并制定了全国首个磁化紫砂陶器的企业标准,曾多次应邀参加新加坡、俄罗斯等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以及宜兴紫砂走进清华等国内专业性展览活动等。2019年3月,陈光德被文化和旅游部的中华文化促进会授予“中华紫砂文化优秀传承人”的荣誉称号,不愧是当代紫砂界的骄傲。

如今,已近花甲之年的陈光德依旧奋斗在传承创新的最前线,这种军人的气质和魅力表现在他的举手投足间,即使早已离开军营,也不能隐藏,已经与陈光德浑然一体,成为其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种优秀的军人气质和强大的青春活力,源于陈光德早期军旅生涯的磨炼和担任国企领导时国家对他的培养,更是在无形之中帮助其度过了一道又一道的坎坷,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如今他所创办的企业,先后获得“江苏质量诚信优质服务单位”、“江苏质量诚信AAA级品牌企业”、“中国质量万里行质量诚信跟踪服务单位”、“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单位”、“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员单位”等荣誉不胜枚举。

所有遇见,皆是缘分;一切因缘,都是天意。尤其可喜的是,奋斗在宜兴,也深深热爱这片土地的陈光德,如今的养老、户口、党组织关系等都已经转到了宜兴,定居在宜兴,成为了在宜兴发展的新宜兴人。从年轻有为的国企领导,到坦然面对失败,负重奋进重新创业,陈光德的经历,不仅是外行转内行成功转型的励志故事,更是其不给国家添麻烦、爱国爱党、百折不挠的军人品格体现。陈光德以自身的经历证明:人生的道路并非坦途,挫折和苦难不可避免,每个人一定要根据自身特点,树立目标和明确方向,天道酬勤,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正如陈光德以前的老领导由衷的感叹到,“你是我见到的最勤奋的一个人,我没有看错你,是金子在什么地方都会发光的,你是我们所有粮工企业负责人中跨界转型最成功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人说,人的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人的一生只做一件事足已, 正所谓“茗壶立形须识义,当筵一曲君承记。看去传奇非旧曲,传奇此时有深意”。陈光德用自己辉煌灿烂的半生风华告诉世人,只要做了选择,拼尽全力,不留遗憾,就一定能够得偿所愿,他对紫砂文化的创新和其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注定要被世人所铭记,也是对后来的紫砂艺术创作者是永久的鞭策和期许……



上一篇仁友好家政信息集团创始人樊孝杰       下一篇:泉州市星达鞋服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庄刚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