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
1月15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育与文创分会指导、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文化和旅游分会指导,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主办、京城尚德智造产业园特别支持的“京和大讲堂”第七讲——《转折中的机遇——展望2023》“线上+线下”直播讲座顺利结束,实时全网话题参与及现场直播覆盖133.81万人次。
讲座由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王曦子主持,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名誉院长、讲座教授、钱塘学者范周主讲,以下为讲座实录全文。
今天是腊月二十四,是南方小年。关于小年的风俗,民间有“北三南四船五”的说法,折射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虽然小年时间有地域差异,但祭灶这个主题是统一的,所谓“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但“言好事”也要讲事实,无论是面向神明祈福,还是面对当下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根本原则。
回顾三年,疫情是避不开的重要现实背景。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2日,全国医疗机构累计发生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9938例,死亡病例平均年龄80.3岁,65岁及以上约占90.1%,其中80岁及以上约占56.5%,新冠病毒对老年人的伤害不可忽视。据相关部门信息显示,多地感染率超过80%。在历史面前,所有的经验和教训都是宝贵财富。
尽管我们已基本度过第一波感染高峰,但“突然袭击”式的政策急变确实超出公众预期,随之而来的病例骤升、社会恐慌、药品奇缺、医疗机构承压等“阵痛期”问题,也必须直面和铭记。我们不可否认三年来我国疫情防控对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所做出的付出,但在现实情况面前,我们不仅需要政策法律引导,要做足心理准备,更要做好基础性物质保障,尤其是各类防疫物资、药品的供应,以及对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设备和救治能力的有效提升。
站在防疫措施调整的重要转折期,我们正面临着哪些变革?我们会迎来报复性消费吗?“长疫情”如何怎么理解?潜在市场和就业机会有哪些?作为普通人,我们又该如何拥抱充满希望的2023年?
一、在时代浪潮中拥抱变化
作为时代的“分母”,我们的命运始终在时代变局中波动。认清现状是展望未来的必要条件,因此我想首先大家分享以下几个大的背景。
背景一:全球经济走向衰退期,中国经济具备行稳致远的韧性和底气
世纪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复苏脆弱乏力。新冠疫情对于人类经济社会的影响前所未有。202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连续4次调低世界经济增速预期,10月估计2022年世界GDP全年增长率为3.2%,相比2021年大幅下降2.8个百分点。除了少数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速仍有上升外,世界上绝大部分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都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加之2022年俄乌冲突、全球通胀、美联储加息、能源价格暴涨、供应链紊乱等突发复杂因素的影响,当前的衰退周期还在持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2.7%,而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体2023年都将出现经济萎缩。
全球经济发展周期是内生的,但衰退并不是注定的。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表示,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作为一个非经济学专业的老师,我认为全年GDP增速达到2.5%至3%,都是比较符合中国实际发展情况的。急躁冒进不可取,我们必须坚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发展总基调。中国人口基数庞大,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都相当于过去改革开放初期的若干个百分点。尤其是在消除极端贫困初期,如何防止脱贫人口规模性返贫,通过产业振兴解决自我造血功能问题,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整体而言,面对超预期因素冲击,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状态以来,我国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潜力,“三驾马车”运行平稳。
投资方面,工业制造投资是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撑。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是经济发展得以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2022年前11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3%,快于全部投资4.0个百分点[2]。民生领域投资则是补短板的重要抓手,还需持续发力。今年前11月,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2.5%,其中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29.3%、7.5%,均明显快于全部投资。长期来看,面对社会领域需求倒逼扩大有效供给的新形势,还需进一步激发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社会领域投资活力[3]。
疫情背景凸显了我国医疗资源总量和结构性不足的矛盾。2021年末,我国有医疗机构1014360个,其中医院3657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779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3276个[4]。值得注意的是,近五年来,与医院数显数量的增势相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不增反降。经过有效调配和床位重组,目前我国重症床位资源总体能够支撑需求,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根据卫健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我国每10万人口的重症医疗床位数由11月份的不到4张提升12月底的12.8张。国外调查显示,美国、德国、欧盟每10万人口拥有的重症床位数分别是34.7张、29.2张和14.3张。
出口方面,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我国外贸进出口仍保持稳健增长。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1~11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8.34万亿元,同比增长8.6%,这一规模已超2020年全年。根据商务部数据,前10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10898.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4%,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外资持续流入。疫情影响下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三大国家级展会线上线下联动举办,参展商、成交额纷纷创下新高。
消费方面,当前整体水平处于低位,住房等大宗商品的消费仍然裹足不前,消费市场的弹性复苏仍需耐心与信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21250万平方米,与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23.3%;商品房销售金额为118648亿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26.6%。其中,11月单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降幅仍超20%,房地产市场销售未出现明显好转。近几年,房地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约是7%左右,加上建筑业等相关产业占比达到14%左右。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如何多措并举落实好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着力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仅对于房地产业的稳定发展有积极意义,更关系到人民消费预期,还涉及到房地产及其关联行业背后的就业等多重问题。
政策方面也在加大对消费的引导力度。《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指出,“要求持续提升传统消费、积极发展服务消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等,从而全面促进消费和加快消费提质升。”对于传统消费、服务消费、新兴消费此三类消费形态被提及的顺序和关键词,我们还需仔细揣摩其背后的深刻用意。
对于2023年的经济运行情况,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有望总体回升”,同时强调了“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因此,我们不宜对2023年经济形势持盲目乐观态度,还需对毒株变异带来的潜在疫情反复、民营经济和企业家信心不足、出口下行压力等方面的严峻性做好思想准备,在攻坚克难中稳步向前。
背景二:百年变局持续演进,中国式现代化开辟新道路新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正是在这样的特殊国际环境下,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不仅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更以“中国式现代化”回应了在新时代的“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有五个重要特征,其中第一个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温家宝总理在任期间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中国实际,理性看待当下的收入水平和就业问题。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个人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就业规模达到2亿人,而2021年我国就业人员为7.47亿人,这意味着灵活就业人数占比总就业人口约26.%。《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截至 4 月中旬,46.7%有求职计划的应届毕业生已收获offer(聘用书),远低于2021 年同期的 62.8%。我们不得不承认,不少毕业生的灵活就业,是2022年庞大的1076万毕业生数量、就业市场紧缩、互联网行业大厂裁员等现实因素裹挟之下的“被动选择”。
我们也必须在世界格局中认清发展环境和趋势。其一,全球化趋势生生不息。尽管经济转弱、俄乌冲突、地缘政治等问题此起彼伏,但人类世界之间的距离不曾远离。2022年世界贸易额创下32万亿美元的新纪录,商品贸易达到25万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10%,服务贸易达到创纪录的7万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15%。[5]中国政府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承载了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愿景。
其二,科技前沿正在加快布局。世界各国正在投入部署人工智能、量子科技、5G/6G、新能源、先进计算、生物医药、太空技术等未来产业技术创新方向,中国也身处在这场全方位竞争之中。信息技术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加速向其他行业和领域渗透融合。在疫情和老龄化趋势影响下,AI+医疗器械、家庭医疗设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幸福安康。”
其三,数字经济发展迈入快车道。疫情的持续反复加速和催化了全球数字化进程,数字经济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能,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在2012年至2021年间,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以北京为例,2022年前三季度,北京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28万亿元,同比增长3.9%,北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2万亿元,规模居全国首位。日前《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的出台,也为北京建成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目标提供法治保障。后疫情时代,数字化生存将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个体“进化”的方向。
背景三:Alpha到Omicron,我们从谈“疫”色变到科学认知
公众对于疫情的认知也在随着病毒的变异过程和逐渐深化。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范围内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已经发现超4000种,其中被世卫组织列为关切变异株(VOCs)的毒株目前有5种:Alpha、Beta、Gamma、Delta、Omicron。
在此情况下,主流舆论在关注疫情发展大势的同时,还需对恐慌焦虑、从众心理、特定群体歧视、过度娱乐化等各种现象予以关切和考量。从米面粮油到防疫物资,从双连口服液、莲花清瘟胶囊、蒙脱石散,到柠檬、橙子、大蒜,有谁能说疫情三年没有参与任何一波囤货和抢购的狂潮呢?这里需要注意两个概念——“台风眼效应”和“负面偏好”。所谓“台风眼效应”是指离危机事件中心的距离越远,人们对该事件的反应越强。“负面偏好”则是说我们更加容易受到负面消息的影响。因此,公开透明的环境和及时合理的舆论疏导及其重要。
如今,随着国家对疫情的应对能力显著增强,救治能力不断提升,防控屏障不断巩固,人们对新冠病毒的认知也在亲身经历中更加科学谨慎,“有害性总体可控”“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正在强化。但必须看到,疫情在个人卫生与公共卫生之间的博弈关系仍在接受考验,公民疫后心理的重建和修复仍处在关键期。
背景四:世纪疫情制造的“疤痕效应”将持续影响个体消费行为
正如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马库斯·布伦纳梅尔在《韧性社会》一书中提到的,严重的危机可能会在三个维度上留下疤痕效应,其中就包括“打击乐观精神和风险承担意愿,给民众留下疤痕。”疫情期间,我们佩戴口罩、使用公筷、健康饮食的生活习惯正在养成,一系列消费行为也在发生变化。
收入水平仍然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前段时间我动员杭州师范大学的十几名学生,在各自家乡街头发起了一项关于疫后消费恢复情况的社会调查,无论是在店主、工薪族、学生群体中,我们几乎没有遇到持所谓“报复性消费”观点的受访者。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50元,同比名义增长5.3%;但如果具体到收入来源看,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名义增长5.1%、5.2%、5.8%、5.6%。[6]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的恢复速度最慢。
存款意愿的增强不单纯代表“兜里有钱”,反而意味着消费恢复程度低于预期。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显示,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仅占22.8%,而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比上季增加3.7个百分点。据贝恩和凯度消费指数联合发布的中国消费报告,中国家庭前9个月新增存款为13.21万亿元,刷新新增存款纪录,其中定期占11万亿元。
经过较长时间疫情的刺激,一方面人们开始被迫习惯“静默”“居家”“隔离”的状态,对于非必需品的需求有所降低;另一方面,疫情强化了人们线上购物、工作、娱乐的习惯。2022年1—11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108098 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明显快于线下商品销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1%。有研究显示,在2020 年全球零售业数字化转型中,20%-30%将为永久性转变。因此我们有理由预测,虽然疫情影响会逐渐弱化,但消费者的数字化消费行为仍会保持并趋于稳定。
二、突围与寻机,展望2023关键词
展望2023,提振社会发展信心是2023年经济工作的主旋律。如何提振?归根结底是让每个人感受到经济活力与时代红利。更进一步地说是让没钱的人有钱;让有储蓄的人敢花钱、能花钱;让1.58亿户市场主体挣到钱。那么,疫情三年为哪些行业带来了变化?站在2023,我们能看到哪些潜在的市场机会?
发力点一:作为第一责任人,健康永远是刚需
2022年年终有一句话爆火——“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大疫三年带给每个人最朴实的认知在于身体健康是一切财富的来源。刚刚过去的十二月,从感冒发热的各类药品,到消毒杀菌、家庭健康监测的各类医药器械、运动装备等产品先后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市场反映。我国是全球布洛芬原料药第一生产大国,当抢购热发生后,自12月5日至12月20日,新华制药区间涨幅达94.01%,然而,随着产能释放、政府宏观调控等因素影响12月20日,新华制药股价逼近跌停,“布洛芬巨头逼近跌停”冲上微博热搜第一。当全国人民还在抗击奥密克戎之时,XBB毒株入境的消息又致使治疗消化系统药物抢购一空,在2023年第一个交易日A股蒙脱石散概念股在早间开盘后随即大涨。
依靠一时的药品炒作注定是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作为民生保供物资,这类医疗股终有回归市场理性均值的一天,但在未来,伴随着健康中国目标的深入发展,大健康产业中各细分市场潜力值得期待。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要在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健康环境等多方面推进建设健康中国。这其中既是讲道理,也蕴含商机。例如,在康养旅游方面,印度已经做出了很多尝试。“印度治愈”(Heal in India)是印度卫生部推出的重点项目,旨在以多种新方式促进入境医疗旅游,将该国打造成全球医疗和健康旅游中心,将阿育吠陀、瑜伽和自然疗法、Unani、悉达和顺势疗法等印度特色疗愈手段与旅游路线相结合。
疫情的三年促使公众健康诉求增多,健康需求不仅体现在医药行业的变革,更体现在了不同领域多元化的健康消费中,许多新消费品牌成为市场宠儿。民以食为天,健康食品产业在健康观念的深入、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亚健康人群规模不断扩大等多重因素下走红。早在2016年,世卫组织的一项研究调查中显示,中国亚健康状态人群比例超过70%。2020年,国家卫健委在内三部门联合发布《中国居民营养和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慢性病患者的基数仍在不断扩大,占总体死亡率比例有所上升并且患病人群有年轻化趋势。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已经衍生出了轻食代餐、功能食品、中式滋补、保健食品等多个细分赛道。
百度指数显示,从12月5日到15日全国第一波疫情感染高峰中,电解质饮料成为医疗必需品外的“抢手货”。一方面得益于官方预防指南的信息提示,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社交平台的放大器效应,家庭自制电解质水一时成为网络热点话题,甚至带动了柠檬的销售,12月中旬北京、上海等地新零售电商平台陆续出现了短期柠檬断货的现象,需求远超预期。
如果说电解质饮料是健康食品市场上颗粒度较小的细分领域,受场景和功能的局限仍有百亿规模,整个功能饮料的市场规模已经突破千亿。同时,朋克养生浪潮下,中式滋补产品的年轻化消费趋势也值得关注。90后生长在中国飞速发展的科技时期,在文化自信的大浪潮下对国货品牌有着天然的信任感和认同感。中式滋补是中医膳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里珍贵的一部分。第一财经商业消费中心出品的《2020中式养身行业洞察》报告显示,“90后”早已成为线上购买传统滋补营养品的中坚力量,“95后”在 2020 年线上传统滋补品养消费增速最快,逐渐向消费主力靠拢。新消费时代,为健康付费,没有人会吝啬。守好安全、可信的底线是品牌发展行稳致远的基石。
发力点二:下沉,希望在田野上
在过去的10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们总是把目光放在城市,诚然,城市的规模经济、劳动分工、知识溢出等因素都使得它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和劳动人口的吸纳器。然而,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吹响,政策引导下的各行各业将把更多目光投向广袤的乡村地区,在这里开辟新的产业发展蓝海。数据显示,2021年底,中国1472个县的县城常住人口为1.6亿人左右,394个县级市的城区常住人口为0.9亿人左右,县城及县级市城区人口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县及县级市数量占县级行政区划数量的约65%。
作为一名文化和旅游领域的研究者,关注乡村文化发展既是时代使命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需求。2022年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社会服务项目中,有超过八成属于农文旅领域。所谓“国之所需,我之所为”,日前已经完通州区十三个村的基础规划,2023年我们仍将持续深耕乡村振兴领域,在村容村貌、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多业态融合的旅游消费来提振县域、乡村经济发展。
12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1年农业及相关增加值GDP占比情况,并依据最新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20)第首次公布了农林牧渔业休闲观光和农业农村管理服务的增加值。在10个产业相关大类中,农林牧渔业休闲观光和农业农村管理服务增加值占比位列第五,农业休闲观光服务背后正是广阔的乡村旅游休闲市场。
乡村旅游的政策支持力度正在不断加大。2022年4月,文旅部在内的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7月,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乡村旅游的提质升级指明方向。同时,受疫情影响,过去三年的全国旅游出游距离和目的地活动半径进一步收缩,乡村游需求仍然处于井喷期,在带动乡村地区就业的勇士将拉动乡村地区的新基建,塑造活力乡村。任何行业都有天花板,要学会以战略眼光发现新的市场需求。
发力点三:释放,激活老年人的生产力和消费力
2022年在人口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人口突破了80亿,而我国即将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据联合国最新数据预测,印度人口数量将在2023年4月中旬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而根据我国目前的生育率大致判断,人口负增长的局面短期无法破解,人口红利对应下的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宣告结束,我国迈向了提高人口质量的新阶段。人口因素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蔡昉所说,中国经济将回归不一样的常态。
以上两张图是2010年和2020年全国人口年龄结构对比图,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十年来新生儿出生数量急剧减少、老龄化的趋势加重。截至2021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按照联合国标准,已经进入“老龄社会”,预计到2035年左右,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如何将庞大的老龄人口“负担”,转化为社会的“财富”?关键在于既要释放老年群体的消费力,同时又要提升老年群体的生产力。2021年服务业占GDP比重已高达54%,是拉动中国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更是未来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银发一族日趋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更需要被重视。《QuestMobile2022 银发经济洞察报告》中发现,银发群体在消费、娱乐等领域持续渗透,不同生活发展环境形成都市与下沉银发群体“有钱”、“有闲”的差异化特征,体现在行业渗透率上,显示出都市银发人群和下沉市场银发人群的行业偏好明显不同。
因此,满足银发群体的需求提升,更需要注重产品的适老化设计。报告同时显示,2022年8月,银发用户在智能设备行业月活跃用户规模超5000万,在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汽车等多行业活跃用户数均有显著提升。在提升老年群体的生产力方面,不可避免的需要涉及到老年教育和技能培训领域,《“十四五”老龄事业规划》提出,鼓励发展老年大学、推动养老领域产教融合,在知识社会的影响下,老年教育市场也将迎来新发展。此外,我们还要关注老年心理疏导问题。
发力点四:奔跑!向户外进发!
2022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该规划首次提出,到2025年全国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超3万亿元。
户外运动产业为什么能这么火?一方面,相比较传统运动、居家运动私人化、场景体验单一化的健身方式,户外运动的体验则多元的。一场骑行可以串联城市与乡村旅游打卡地,也可以成为文化体验的一种方式,场景空间的扩大使得体育和生活、旅游、文化等各领域可以进行深度链接,在这个契机下,户外运动服务业将迎来利好。
另一方面,2022年从露营、飞盘到骑行,他们承载了疫情下对自然环境的渴望,同时社交的DNA业融入到了爆火的每一个过程。从参与人群来看,参与户外休闲运动的爱好者集中在一二线地区,80和90后人群是城市户外运动的主力君。从爆火路径上来看,以小红书的种草机制和以抖音为代表食品内容社区助推了户外运动的爆火和出圈。以飞盘为例,飞盘早期较为小众,全国俱乐部数量不到50家,而在2021年11月和12月小红书发起飞盘相关话题支持后,截至2022年5月 全国较为正式、规模较大的俱乐部、社群数量已超过200家。
在满足社交需求的同时,运动户外制造产业也迎来利好。统计数据显示,“双11”电商狂欢大促中,登山露营产品同比销售增长100%以上,多个户外运动及露营装备品牌,11月1日第一个小时成交额均超2021年11月1日全天。此外,今年上半年,我国露营天幕、便携桌椅床、滑雪装备销售额分别增长331.8%、123.1%和72.7%。不仅如此,在带动国内运动消费的同时,也带动了海外消费市场。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发布的行业报告显示,今年1—7月,我国篷布、帆布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0.5%和36%,增长势头良好。同时,我国篷布、遮阳布所属的产业用涂层织物,成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最大的出口产品,出口额30.2亿美元,同比增长30.4%。在这片3万亿的蓝海市场中,仍有着无限可能。
发力点五:链接与迁移,寻找数字时代的生存智慧
数字化改变了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工作、生活习惯。例如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等行业成为了常态化。网课、慕课形式愈发成熟多元。三年疫情,我一共录了将近100节线上课,2022年,我号召发起了“文旅专业前沿系列公益讲座”活动,团结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的11所高校专家共同完成了11讲内容的录制,并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在线办公也成为新常态。2021年,在线协同办公平台平均月活为3.47亿,相较2020年4月4.68亿峰值有所回落,但行业渗透率保持在60%,形成了长期的普及应用趋势。
数字化的便利与困扰是交融的。2022年被认为是AIGC(自动化内容生成)元年,机器实现了AI绘画,可以通过文字生成图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认为,2022年AI绘画和ChatGTP的重要性不亚于2016年AlphaGo战胜人类围棋冠军的价值。在英国,Stability.AI凭借AI绘画开源技术获得了高达1.01亿美元的融资。国内初创公司也凭借在AI生成图片领域赢得了资本的押注,生成式AI平台TIAMAT在短期内就获得了DCM的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资本的火热、变现路径的模糊、版权争议不清、职业挑战危机纷至沓来,在数字化时代,我们不仅要在适应中生存,更要在资本热潮中保持理性。
发力点六:互动,不断发现新的情感和社交需求
马斯洛有言,如果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地得到了满足,爱、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就会产生。去年我在给清华大学文创学院同学们讲课的时候提到了“悦己消费”,引发了同学们的强烈共鸣。相信为自己买单的快乐,很多人都深有体会。人类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都离不开彼此的互动交流,并随着科技的迭代进步,互动在时空、内容、形式等方面都更立体与丰富。在如何互动上下功夫,会发现新的消费商机。
人与自然的互动衍生出了宠物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快速扩张时期。随着消费者的养宠意识与消费习惯的逐步建立,宠物消费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宠物行业蓝皮书:2022中国宠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7~2021年我国宠物市场高速发展,2021年宠物市场规模达到1500亿元,随着更多的人加入养宠大军,以及养宠理念的不断升级,未来宠物市场将持续蓬勃发展,2022年宠物市场规模预计达1706亿元。同时,资本的持续加码也在助推宠物各个细分赛道的快速发展,宠物赛道玩家开启上市潮。2021年,中国宠物服务行业融资额达105亿,融资事件达71件,较2020年分别增长71.1%和48%。
人与虚拟世界互动衍生出了数字人产业。数字人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并实现了从2D到3D、从静态、动态到可交互的跨越。目前,数字人已在企业服务、影视动画、文化传媒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1074.9亿元和62.2亿元,预计2025年分别达到6402.7亿元和480.6亿元,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说到数字人产业,必然绕不开元宇宙。去年11月份我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对于资本市场的竞逐,特别是部分企业对“元宇宙”表现出的巨大兴趣和带有煽动性的很多观点要引起注意,避免市场盲从跟风”,到现在我依然坚持这个观点。孔子讲中庸之道。何谓中庸?不偏不倚乃中庸,中庸就要掌握火候。我们在看待这个新概念及衍生出的新业态时依然要持谨慎态度,“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发力点七:大博弈下,中国开放与对外交流的脚步不会停歇
根据最新的出口数据,随着新十条和“乙类乙管”的政策落地,我国出入境政策迎来了疫情三年来的最大调整。尽管,2022年,受疫情供应链影响、海外需求疲软等因素,我国出口规模呈现下降趋势。尽管目前有部分国家对我国采取了新的疫情管控措施,但长期来看,国际旅游、商务交流与合作的大门重新开放仍然会利好我国出入境市场的恢复。
入境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在疫情前的2019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为1.45亿人次,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共接待入境游客2747万人次,同比下降81%,恢复空间巨大。
而随着我国出入境政策的优化调整,海外游市场正全面回暖。2014年,中国公民当年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至2021年,中国境游人次仅2600万。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春节前签证咨询量同比上涨8倍。马蜂窝数据显示,政策较为宽松、距离较近的亚洲地区国家率先迎来第一批中国游客。马蜂窝攻略品牌“北极星攻略”的泰国、日本、新加坡攻略近一周平均浏览量环比上涨超过150%。根据央视财经的最新报道,预计到2023年年底,国内游客出境游可能达到1.15亿人次。同时,旅行社业务和人员素质能否支撑得起疫后服务质量也是出入境旅游市场的一大考验。我们已然无法回到2019年,面对2023,只有直面新的挑战才有生存的希望。
三、“长疫情时代”,我们如何修炼自己?
大疫三年,正如前面讲到的,社会心理、社会治理、经济环境和世界环境都在急剧变化。尽管我们已经经历了从乙类甲管到乙类乙管的过渡,各项防疫措施也正在进行积极调整,但“后疫情时代”真的来了吗?其实不尽然,不能简单地把大面积传染等同于疫情结束。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RO值达到21,是德尔塔的4倍;对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传播速度、致病力等方面人类的认知仍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
时代的尘沙落在每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新冠疫情带来的心理创伤并没有伴随着疫情管控的措施调整迅速消失。我们仍旧处于和新冠病毒在斗争中共存的阶段,因此我认为用“长疫情时代”来描述,或许更符合当下的社会现实。经济在流动中慢慢恢复,熙熙攘攘的人群孕育着2023年的希望。在这样的时期,关于个人发展、企业生存、社会治理方面我最后再和大家分享几点思考。
思考一:在庞杂的信息中,我们仍应回归理性和科学
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在数字时代,是你控制信息,还是信息控制了你?数字时代,置身信息迷雾中,如何拨云见雾,回归理性?
疫情中,一则谣言的迅速传播造成居民大量囤货的实践屡见不鲜。当社会还没从BA5.2型的病毒感染中完全走出,新型病毒的信息已经扑面而来。近日,一则关于xbb毒株的谣言在朋友圈广泛传播,造成了相关产品的大量囤积。尽管媒体平台进行了辟谣,但正如一句话——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后真相”成为了数字信息时代的一个鲜明特征。《纽约时报》对后真相的定义是——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在这个定义中凸显了情感和信念的主观性对人的行为判断的作用。换句话说,人们会更愿意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尤其在疫情信息面前,担忧情绪远远大于对信息本身的分辨。然而在长疫情时代,恰恰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并最终拥有不断提高分辨信息的能力。
拥有这个能力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信息的专业性、和传播渠道来源的复杂性往往是一片迷雾,正因如此,网络科普博主、KOL、以及权威专家的声音备受关注。在网络热搜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同一件事情在不同方向角度和立场可能会得出并不一致的结论。例如某专家建议多喝水,但另一位专家提示过量饮水或致“水中毒”,专家的话到底该不该信,该信谁成为了近日互联网舆论上的关注热点。#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热搜频频出现,衍生出很多讽刺段子,这些信息的背后正是专家或是网络名人公信力降低的表现。由于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和快速阅读的信息消费习惯以及舆论环境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今后我们面临的网络环境更加复杂,因此更需要让“真相”飞一会;让信息阅读速度“慢下来”,比起相信不明身份的“专家”,我们更需要相信科学的力量。20世纪70年代末,在国内结束动乱、国家百废待兴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掀起了追求知识和真理的社会风潮,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喊出“尊重知识、追求真理”的口号,面对这个时代变化的各类思潮,做出自己的判断。
思考二:希望寄予青年,拒绝躺平、提升技能才是生存之道
2022年,稳市场主体、稳就业是全年经济任务的重中之重。在稳就业的群体中,16-24岁青年人的就业又成为了主要任务。从一组数字来看,2022年失业率相较过往三年数据对比都有所增长。7月,在毕业季的压力下达到历史最高值,尽管8月以来数据呈下降趋势,但和往年相比情况稍显严峻。
同时,考研考公热潮仍在继续,2022年考研报考人数是2019年的1.6倍;国家公务员局官网11月消息称,2023年国考总报名人数首次突破250万人……通过考研、考公形式延缓就业竞争压力和趋避社会不确定性风险已经成为很多学生的选择。习总书记在2023年的新年贺词中讲到,青年兴则国家兴。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来看,近三年,普通本专科招生从2019年的914.9万到2020年的967.5万再到2021年的1001.3万,招生规模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研究生教育也从2019年的91.7万上升至2020年的110.7万,再到2021年的117.7万也呈现稳定上升的发展态势。
如何革新职业认知、梳理职业需求、提升个人技能、保障就业权利是更为重要的问题。人民网人民数据研究院联合环球青藤发布了《2021青年就业与职业规划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7.6%的青年拥有2份及以上的工作,“斜杠青年”占比超过25%。其中,9.8%的青年从事2份工作,17.8%的青年从事的工作数量在3份及以上。灵活就业既有可能是一种个人选择,也不可避免会是遇到挫折中的被迫方案,但无论是哪一种,都值得社会尊重。青年人未来的选择,既要有仰望星空的梦想,也要有脚踏实地的实践,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不必以专业、一时的职业限定未来发展的可能,但未来的发展建立在知识和经验的沉淀与积累之上,彻底的躺平和长期的消极是我们反对的价值观,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思考三:品质化时代来临,你是否做好了准备?
我们讲“品质化”“高质量发展”这些要求,不仅针对广大企业,也针对个体本身。我从40年前就给学生讲,我对你们的最高评价就是“这个人靠谱”。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就是一种靠谱,是个人修为的基础。对企业而言,疫情政策调整后,不要对报复性消费抱有幻想,而是要从基础业态的品质提升中去下功夫。
以电影产业为例,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中,电影产业加速恢复,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1月1日元旦节全国营业影院10626家,是2022年2月27日以来近10个月新高。但市场表现仍然较为疲软。从新片上映数量来看,2023年元旦档仅上映2部新片,创近五年来新片上映数量新低。从票房表现5.5亿的数据来看,票房并不算高。
市场优质影片的供应不足在疫情的环境下被再次放大。电影业是服务消费的其中一个小类。服务消费整体是否会迎来报复性消费,我们可以从海外的恢复情况借鉴相关经验。防疫政策的放松可以使得部分线下行业需求得到集中释放,这一点在民航、旅游等领域表现与国外一致。以美国为例,从2020年4月到2021年3月,美国政府陆续推出CARES法案、应对与救助法案、救援计划三轮共计5万亿美元左右的财政刺激,支撑疫后消费快速修复。以发放现金到个人的方式强力刺激个人消费支出,但伴随着随着财政补贴计划逐渐退出,个人消费支出增长放缓。2022年以来,伴随着防疫限制全面解除,叠加高通胀的影响,美国个人消费名义总支出保持快速增长。
但是服务消费恢复明显慢于商品,特别是与文旅行业密切相关的交通和娱乐类服务消费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对此,国内证券公司对美国消费支出的恢复情况做了细致调查。具体来看各品类的修复情况,美国商品消费的恢复明显快于服务消费。在大规模财政补贴的刺激之下,美国商品消费在一个季度内完全恢复,而服务消费则受制于疫情管控缓慢修复。伴随着财政补贴逐渐退出,商品消费于2021年3月到达峰值后持续下降,服务消费继续修复但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随着美国全面放开防疫限制,叠加假期出行高峰将至,服务和非耐用品消费增长加速,耐用品增速有所放缓。
综合相关信息,海外经验告诉我们,服务消费的恢复速度需要更长的时间,在修复过程当中,仍有很多因素会成为消费者降低消费的原因,比如病毒变异的不可控性带来的政策变化以及在数字化、品质化消费趋势下,产品质量因素都会带来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的变化,为此企业应该做好应对的准备。
我们需要看到,疫后企业信心的恢复需要时间,也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民营经济税收贡献已达59.6%,民营企业占市场主体的96%。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它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此引导下,作为稳增长、稳就业的重要保障,广大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仍期待在政策引导、要素分配、社会舆论等方面的更多关注与支持。
思考四:凝聚共识,社会公信力亟待重建
2023年恢复市场信心是经济发展的主基调,与此同时,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更需要依靠各方重建社会公信力。新冠疫情三年为我们留下了很多集体记忆,但不可忽视个体感知的差异性。大疫三年,我们经历了对未知病毒的完全恐慌到逐步共存的认知转变;经历了在乙类甲管政策下的政府强力措施的严格保护和乙类乙管政策下个人担负起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行为转变;经历了从社会“失序”到“重振”的转变,面对这些,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
作为政府机构,面对三年来社会治理的新趋势,法治化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作为媒体、研究机构等公共机构而言,发挥自身价值,推动公信力的重塑在长疫情时代显得尤为重要。细数三年来的谣言传播与辟谣结果,媒体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我认为,作为公共机构,应该朝向严谨、客观、真实、有温度的方向坚实迈进。
至此,我们用两个多小时简要回顾了疫情三年来经济社会所历经的一些变化,试图探讨关键转折期产业和市场面临的新机遇,并做出了自我判断。希望与今天收看京和大讲堂的朋友们一起勉励,凝神聚气做好自己的事,未来京和也将继续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演讲内容为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年度盘点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目前,《报告》各项工作正在稳步进行,随着1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全年数据,《报告》编撰也将进入高潮。之后课题组将会业界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广泛征询意见。预计《报告》将于2月25日正式对外发布,欢迎各界关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