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播报 > 正文

“古蜀文明新发现”系列考察活动启幕 首站走进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

http://www.resouzg.com/ 2022-06-11 17:03:57  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 白梓

小编导读: 中新网成都6月11日电 11日正值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古蜀文明新发现系列考察活动正式启动。考察活动首站走进位于四川新津的成都

       中新网成都6月11日电 11日正值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古蜀文明新发现”系列考察活动正式启动。考察活动首站走进位于四川新津的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

据了解,本次系列考察活动将组织专家学者走进早期文明遗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颜劲松介绍,活动的举办旨在做好中国“古代文明理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

座谈会上,专家学者各抒己见。 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供图

座谈会上,专家学者各抒己见。 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供图

2002年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探源工程)立项。这是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多学科参与研究人文科学重大问题的国家级研究项目,迄今正好20周年。20年间,探源工程在近400位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果。总面积达276万平方米的宝墩古城遗址的发现,就是探源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

宝墩古城遗址是成都平原发现年代最早、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当日,来自四川多所高校和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亲临古蜀文明新发现的考古现场,参观了宝墩古城遗址和“天府之根——宝墩遗址与宝墩文化展”,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站长唐淼介绍了宝墩古城遗址的一系列考古成果。

当日举办的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专家们各抒己见。

专家学者参观“天府之根——宝墩遗址与宝墩文化展”。 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供图

专家学者参观“天府之根——宝墩遗址与宝墩文化展”。 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供图

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成都市历史学会会长、成都古都学会会长何一民表示,“筑城以卫君,建廓以守民”,宝墩古城的出现,足以证明4500年前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宝墩的功能分区、大型建筑、双重城市、中心城区,都足以证明4500年前的成都平原已经见到了文明的曙光。

“中国是稻作文明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5300年前的良渚古城发现了稻田,长江上游4500年前的宝墩古城也发现了稻田,说明早在4500多年前,稻作文化已经由长江中下游传播到了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长江下游和上游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华早期文明有强烈的互动性。中华文明5000年,从良渚一直延续到长江上游。多元一体的文明基因在长江流域交映生辉。”成都市委党校副校长王苹谈道。

据了解,“古蜀文明新发现”系列考察活动还将走进三星堆遗址考古现场、新都马家战国木椁墓考古现场、彭州市竹瓦街遗址考古现场、汉代新都城考古现场,通过一系列考察活动逐步还原古蜀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完)



上一篇北京全市开展酒吧、KTV、网吧等场所防疫检查       下一篇:新东方“双语带货”出圈,一场值得祝福的“再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