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山,最高处海拔只有103米。
虽然这山不高,但知名度绝对不低,全国闻名不敢说,至少,从北京辐射全华北,人人皆知没问题吧。
何况地铁一号线上,还有个“八宝山站”,过了玉泉路,就会听到“前方到站,八宝山”的报站声。
八宝山是终点站吗?
并没有,苹果园才是终点。
由于地位特殊,我们对八宝山往往心照不宣,却又经常忽略一个事实:
八宝山真是一座“宝山”。
上海有个宝山区,但是那个“宝山”是假的。
当年大明永乐年间,平江伯陈瑄召集民壮,以人工之力,堆筑出来一座土山,竖在长江口当用作航海标志。
后来明成祖永乐大帝亲笔题写“御制宝山碑”碑文,因此才有了“宝山”。
而八宝山的山,那是真山,属于西山山脉,尤其是这山上,真的有“八宝”。
在成为革命公墓之前,八宝山是座资源型矿山,盛产马牙石、白垩、青灰、红土、坩土、黄浆、板岩、砂岩等8种黏土矿物,单单从名字上来看,就显得五彩缤纷很有精神。
这八种宝贝的具体用途,无需赘述了,总之,都是工业、建筑方面的原材料。
因为矿藏而称“八宝”,这只是说法之一,我在翻看北京方志时,发现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据说在很久以前,八宝山还不叫这个名字,它被人们称为“黑山”。
黑山不高,但也算灵秀,于是就成了求仙修道的清修之地,大批有理想、有追求的修炼爱好者聚集在这里。
大家发奋努力,日以继夜地与上天沟通,最终,天可怜见降下了八样宝贝,分别是金牛、金马、金鸡、金碾子、金磨、金豆子、金簸箕和金笸箩。
这八样金光闪闪的宝贝,就藏在山脚下,只要找到其中一件,就可以白日飞升、肉身成仙。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由,才有了“八宝山”这个名字。
虽然这个说法很玄幻,但是,我觉得“八个金宝贝”比“八种宝藏”,更靠谱一些。
因为金子更实惠,也更接地气,满满的传奇范儿,很符合大家心理预期。
作为中国规格最高的国家级公墓,百年之后骨灰能进八宝山,是一种哀荣,也是一种认可。
这从八宝山第一批安葬的18名烈士遗骨,就能看出来。
1927年10月18日,根据叛徒提供的情报,张作霖下令清剿北方局,逮捕了大批革命同志,其中就包括北方局负责人王荷波。
在经历近一个月的酷刑折磨后,11月11日,以王荷波为首的18名同志,被残杀于北京安定门外箭楼。
新中国成立后,筹建八宝山革命公墓,确定王荷波等18烈士第一批移葬八宝山。
当时距离烈士牺牲,已经过去了20多年,为此,展开了一场超越时空的搜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浩如烟海的档案中,经过反复查证确认,最终,在安定门外箭楼东侧区域,找到了18烈士的遗骸。
跨越20多年,寻找烈士遗骸,不抛弃、不放弃,牢记每一滴热血,铭刻每一缕英魂,这个过程如果拍成电影,肯定比好莱坞的《拯救大兵瑞恩》更震撼、更摧人心肝。
如今长眠于八宝山的,不仅仅有革命烈士,还有各界爱国人士,以及为国家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等等,其中,还有不少国际友人。
比如美国女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Agnes Smedley),她是第一个向世界公正报道西安事变的人。
1950年5月6日,史沫特莱在英国牛津逝世,根据她生前遗嘱,骨灰运回中国安葬于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还有美国医生马海德,他也是第一个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外国人。
马海德祖籍黎巴嫩,1933年来到中国,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救治了大批八路军和解放军的伤员。
1988年10月3日,马海德在北京病逝,随后安葬于八宝山。
美国女作家斯特朗、越南人黄文欢、德国医生汉斯·米勒等等,他们都在这里长眠……
一般来说,有地铁站的地方就有商圈,无论大小,总之商业氛围很浓厚。
八宝山绝对是个例外。
这里除了有一号线地铁站,还有大一路公交站,首钢园区离这里也不远,而八宝山的庄严肃穆会一直到永远。
因为在漫山苍松翠柏间,是一个个伫立于中华大地的人间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