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又称为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发病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病变有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李良认为,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是引发年轻人脑出血的重要因素,如高油高盐高糖饮食、抽烟喝酒、熬夜睡眠少、运动少等。“除了遗传因素,如高血压,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等也可能引发年轻人脑出血。经常熬夜,大脑得不到休息,血管很容易出现问题;工作压力大,焦虑、抑郁也会对心脑血管系统造成影响。很多年轻人不爱喝水,用饮料来代替水,饮料里含有的防腐剂、添加剂对人体损害很大,还会引起高糖,一旦高糖渗入到血管内,血管就会硬化、变脆,血管脆性增加也是出血的一个原因。”
脑出血之前,通常会有头疼的症状,尤其是某一个部位持续疼痛或者脖子发僵、发硬,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一旦发生脑出血,应该怎么办?李良建议,如果患者只是出现短暂的头疼,没有昏迷还可以活动,这时应叫救护车前往医院,患者千万不要自行前往医院,不要自行走动,尽量静坐或者斜躺着,如果血压偏高,可以服用平时常用的降压药控制血压。如果患者已经昏迷并有呕吐,一定要侧躺,让呕吐物能够流出来,避免误吸到肺里造成窒息。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都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建议有高危因素的人群要注意监测自身的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好基础疾病,调整好心态。此外,还应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长期熬夜、防止过度劳累,适当运动,避免久坐;学会调节情绪,避免长期精神紧张;戒除一些不良嗜好,如吸烟、喝酒、熬夜等;饮食也应有节制,远离大鱼大肉。
很多人认为,冬季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节,其实,夏季亦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夏季气温高,人体出汗多,水分流失大,体内血液黏稠度升高;夏季室内使用空调,室内室外温差过大,温度突然变化可使血管出现收缩及舒张,使血压发生变化,血液循环量分配异常,黏稠度增加,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天气燥热容易让人心烦意乱,急躁情绪会滋生内火,过度紧张、焦虑、烦躁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导致心率、血压升高,对血管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质量下降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北京市隆福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陈未艾建议,夏季应注意补充水分,晨起饮一杯水,饮食以清淡、高纤维为宜,避免多油、辛辣、过冷的食物;不宜长时间在空调房内;保持平和、愉快的心态和情绪。
新京报记者 刘旭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