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4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科普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出版社主办的“科普中国智库2022年专题活动——数字素养与社会发展”在北京西郊宾馆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围绕“数字素养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了李培根院士、罗毅院士等8位专家,针对提高全民数字素养的重点及热点议题作主旨报告,内容覆盖数字素养、数字时代、数字经济、数字教育、数字伦理、数字政府、数字安全、数字传播等领域。
开幕式上,中国科普研究所的王挺所长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邱显清社长分别致辞。
王挺致辞
王挺所长阐述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中国科普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及在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方面所做的工作与进展。
邱显清致辞
邱显清社长介绍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基本情况及在数字化建设与融合出版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成果。
李培根作报告
我国著名制造专家、华中科技大学的李培根院士在其题为《数字时代的变与化》的主旨报告中,分析了在数字时代来临之际一些企业“兴与衰”的原因,数字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以及应用中存在的某些隐忧,强调无论技术如何发展,都不能丢失人存在的根本意义,面对数字化社会,每个人都要有一个安全的安身之处,切勿变得无立锥之地!
罗毅作报告
我国著名半导体光电子技术专家、清华大学罗毅院士的报告题目是《数字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他从光电子器件的角度,阐释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他指出,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光电子器件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和数字经济的引擎,为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他也强调,核心高科技产业支撑了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的发展又推动了核心高科技产业发展,我国在重视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特别重视核心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韩骏作报告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教馆)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韩骏博士在题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实践与思考》报告中介绍了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平台建设与应用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历史经验,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他对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韩主任指出,教育要实现个性化、多样化,要实现因材施教,就需要有更多的教育资源提供者。做好数字教育资源供给,要强化需求牵引、做好深化融合、加强创新赋能、实现应用驱动。
李正风作报告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清华大学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正风教授在题为《数字素养、数据权力与数据伦理》的报告中指出,公民已深深嵌入“大数据”的产生过程,成为“数字社会”中的“数字公民”,要适应“数字社会”的变革和要求,公民不仅要具有必要的数字素养,而且要明晰在数据产生、传播和使用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了解并维护应有的数据权力。同时,“数字社会”的健康发展也需要反思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塑造数字化时代的数据伦理。
卢家银作报告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城市治理创新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卢家银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中国互联网平台治理理念与模式》。他认为,我国的网络平台治理始终坚持意识形态的统领地位,强调政府的全面介入和平台的主体责任,属于对传统媒介管理制度的延续和创新,是数字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并强调,在互联网平台治理中,既要依法治理,又要平衡各方利益;既要重视保护自然人的个人权益,也要兼顾信息技术提升、产业创新发展和国家信息安全。
石文昌作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安全研究所所长石文昌教授在题为《努力提升全民数字安全素养》报告中指出,人的数字安全素养,其本质是人的基本安全素养在数字世界的延伸;人们要具备基本的数字安全素养,首先要熟悉数字化、适应数字化、融入数字化,然后才能养成相应的安全素养。网络安全仅仅依靠网络安全专家是远远不够的,期望公民都成为网络安全专家也是不切实际的,希望之路是努力提升全民的数字安全素养。
张生作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网络平台部主任张生副教授做了题为《中小学生信息科技素养的发展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的报告。他围绕《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分析了我国中小学信息科技素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他指出,信息素养是数字世界中现代人日常生活必备的一种基本素养,是中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同时强调,目前中小学生信息科技素养整体水平处于良好水平,但在重要的维度上仍需进一步加强,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字意识、计算思维、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杨巍作报告
快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杨巍博士在题为《新传播媒介时代下的知识科普》的报告中指出,通过网络技术与科学知识的深度融合,新时代的科普在内容生成和传播方式上都发生了变化,短视频正迅速成为新时代的一种语言,拉近了用户与科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填补数字鸿沟。目前短视频平台上优秀视频资源供给不足,需要加大优质内容供给,使其在公民数字素养提升和科技知识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
主题报告结束后,报告嘉宾和与会者围绕互联网平台的治理、数字素养的培养、数字安全、中国传统文化与数字时代的接驳、中国百姓如何适应数字发展等话题进行了热烈深入的交流探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